【脱贫攻坚奔小康】 扶贫车间助农拔穷根

陇南日报 2019-04-12 04:38 大字

本报记者李董罗艳

送岗上门、就近就业,让不少身在农村的“就业边缘人”变身产业工人,甘肃省腾达实业有限公司以“授人以渔”的思路,以“培训+就业+增收”的方式,将扶贫车间建在村民家门口,为陇南市脱贫攻坚闯出一条新路子。

4月9日,走进位于宕昌县两河口镇山背、罗湾村易地扶贫搬迁点的腾达实业有限公司扶贫车间,一张悬挂在墙上的员工工资公示牌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在这个工资表上,大部分员工的工资都在2000元以上,有的熟练工拿到了7000元的工资。

“清明过后,我们开足马力加班加点赶制衣服,党的惠民政策让我们就近打工实现就业,既能照顾孩子,又能挣到钱,心里踏实多了!”担任车间主管的罗湾村村民李芳芳说,她曾在深圳一家制衣厂打工,当时最高年薪能达到十几万元,虽然收入高,但两个孩子都在宕昌县城上学,老人也需要照顾,她只好放弃了高收入,回乡就近干起了老本行。

“今年订单多,生意很红火,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李芳芳告诉记者,她在深圳期间,学到了服装设计、制版、营销等技术。

李芳芳还要手把手教员工们学技能,有了一技之长,这些妇女们才能有好的收入。

“扶贫车间是帮助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建在群众家门口的精准脱贫产业企业。”两河口镇党委书记蔡鸿鸣告诉记者,扶贫车间采取“政府+企业+贫困户”的形式,以劳动力就业密集的服装加工业和手工编织业为主要载体,把培训和就业机会直接带到了贫困户家门口,是一条“车间驻村、居家就业、群众脱贫、集体增收”的新路子,是有效的精准脱贫手段。

甘肃省腾达实业有限公司张维林介绍说,目前,腾达公司已在宕昌县、文县等县区建成扶贫车间10个,实现就业300人,就业的人员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占总员工的81%。车间主要以生产服饰加工、汽车坐垫、刺绣地毯、编制手套为主。

“小车间培育大产业,小车间助力大扶贫,小车间连接大市场,小车间孕育大希望。”张维林充满希望地说,把扶贫车间设在贫困户家门口,既解决了贫困户就业难题,增加了贫困户收入,还破解了普遍存在的企业用工难,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可谓是三方共赢。

新闻推荐

哪些药材有上涨的潜力?

春分刚过,万物复苏,随着春耕的深入,种子种苗陆续上市交易,农户购买的积极性较高,部分药材品种成交量尚可,例如随着党参价格上涨...

宕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宕昌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