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传奇故事拾趣

陇南日报 2018-10-21 22:37 大字

子关。

文/本报记者张霞

武都:红女祠里香火旺

《牡丹亭》剧于此源武都红女祠位于武都区城北2公里的五凤山麓。楼阁悬空立柱,精巧古朴,仙居俨然。洞背鸟语花香,林壑千岩竞秀,水濂百丈垂空,时流时飞,泻于仙洞之侧流出。

相传在唐代以前,武都有一个善良、勤劳的姑娘,名叫红玉,她是王母娘娘的小女下凡,生得如花似玉。可是,她遇上了一个狠心的婆家,对她百般虐待。她实在受不了婆婆的刁难与折磨,万般无奈,便跳崖自尽,香消玉殒。后来,红女得道成神,向王母请求永驻人间,从此,她拯救万民,福佑四方。后人为了纪念这位福佑万民的神女,就在五凤山麓石岩洞建红女祠祭祀她,并在她得道成神之日,大兴道场,年年相承,遂发展成为大型庙会。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名作,与《西厢记》《长生殿》《桃花扇》并称为我国古典四大名剧。这样一部杰出的作品,其故事的来源却在武都。作者在他的《牡丹亭》题词一文里写道“传杜太守(即《牡丹亭》里的人物杜宝)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

宕昌:土司文化渊源长

羊马古城迹犹存

宕昌县马土司家族,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裔,从元代至正九年(1349)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先后承袭二十二代,延续时间达584年之久,是甘青地区土司中存在时间最长、管辖范围较大而影响深远的土司之一。

据《马氏家谱》载:首任土司马珍,后继任者有:马虎蛮、马进良、马都宗等。到“民国”二十二年三月二十八日,甘肃省政府决定将宕昌马土司“改土归流”,土司改任宕昌区区长、甘肃省参议员等职务。至此,宕昌土司世袭制度结束。

马土司家族武能治乱、文能施德。历任土司皆为识文习礼之辈,既懂得诚信服众,又能体恤民众,劝课农桑,辖内民众少有作乱,所用兵者,几乎都是辖区外的军事行动,成为朝廷镇边守土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

宕昌县城关还有一座山叫羊马城,传说是宋代专门养战马的地方,更是战马交易、转运的场所。据礼县太塘乡发现的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所立《大潭长道二八分科后碑》记载:“自朝廷立市西戎之马于宕昌,马政刍秣之重首事于潭邑。”宋朝的战马主要经宕昌转运而到南方各地,而且在此还设立了茶马市场。在吴挺与金人对峙时,仅从宕昌茶马市场购进的战马每年就有700匹。

文县:因囚文王县得名

龙王建庙天池边

在文县流传着西伯侯文王被囚文县天牢的故事,颇具传奇色彩。文县县城故称文台。县城西北有天牢山,相传为故羑里,上有羑里城,文王西伯侯就囚禁在这里。文县县名也由此而得。

文县天池是少有的高山湖泊。传说,唐朝广照节度使蹇雷宝,为平安禄山乱,功成身退,隐于天魏湫畔,修真得道,卒于此为神,祷雨辄应,泽沛民丰,被宋代皇帝敕封为“洋汤大海平波敏泽龙王”,天池由此称“洋汤天池”。

徽县:明朝公主泪化泉

吴玠纸片能当银

公主泉也叫玉女泉,位于徽县著名的三滩风景区五徵窑。

《明史》记载,朱元璋的女儿安庆公主因丈夫欧阳伦无视朝廷禁令,动用官车,擅自闯关,数次遣人贩茶出境。朱元璋为正朝纲,赐欧阳伦死罪。安庆公主闻讯非常伤感,就在五徵窑出家为尼。

安庆公主来到五徵窑后,因思念驸马,成天以泪洗面。她的泪珠落在脚下的一块岩石上,把岩石冲刷成一个窝。安庆公主的眼泪感动了五徵窑的山神,山神也流泪了,与公主的眼泪溶在了一起,日积月累,就变成了一汪永不干涸的清泉。

吴玠家族在陇南与金人强大的军事力量对峙,为适应军队和当地群众经济生活需要,吴玠于公元1137年在河池(今徽县)发行银票,这是中国最早的银本位货币。

成县:下辨之战助汉王

鸡峰奇景喜始皇

成县扼川陕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汉中攻秦,另派大军在大将曹参的率领下,自汉中经略阳,逆青泥河西进,出其不意攻占下辨(成县),与陈仓之师成掎角之势,分散了秦军的兵力,为后来汉军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地处成县县城西南15公里处的鸡峰山史称鸡山,素有“陇右小峨眉”之称。传说,秦始皇以及汉武帝、唐太宗曾先后登鸡峰山。《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称:“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清《成县新志》载:“汉武帝过回中,登崆峒,至鸡头山。”远自秦汉时起,鸡峰山就是帝王将相、名儒显宦、骚人墨客寻幽览胜,吟咏抒怀之地。

康县:太平后人留奇俗

望子关前征父泪

康县阳坝镇西南地区,有一个象征安宁与和平的地名———太平。原是康县的一个乡,2005年撤乡并镇后,划归阳坝镇管辖。

太平天国后期,太平军分几路突破清军包围,其中一路在赖文光的带领下来到康县阳坝、太平一带,当地百姓称之为“赖家军”。太平军为求得生存,一部分在太平、阳坝深山老林中,放下武器,化整为零,刀耕火种,捕猎为食,并入赘当地百姓家中为婿,繁衍生息。如今太平人乃至康南人男嫁女娶、嫁男留女、男随女姓、女当家,以及年长者缠头巾、束腰带、扎裹腿等风俗,据说就是太平军流传下来的。

“望子关,望儿归,望眼欲穿,泪双垂。”康县有个望子关,相传仇池国名将杨大人挂帅征西,其子受伤未归营寨,杨大人自成州往阶州行进时,于关前久久驻足,盼望子归,后人称望

西和:伏羲感天生仇池

女娲抟土造人类

古代,西和仇池山东崖有一幽深险怪的“仇池穴”,当地人叫“麻姑仙洞”。洞里住着华胥氏姑娘。一天华胥氏觉得心慌意乱,便下了天桥,溯西汉水而上,到了山水幽美的雷坝(今礼县大潭)。她正玩得开心,忽然在河滩发现一个大大的足迹。由于好奇,便去踩这个脚印,脚刚按下去,觉得心有所动。返回仇池,身怀有孕,后生子叫伏羲。

伏羲长大后,一天在仇池山巅游玩,忽然望见吴家山(仇池的一个小山峰)有一人在活动,这个人正是女娲。伏羲女娲二人遂结为夫妻,成了人类始祖。所以这一带人又叫伏羲为“人祖爷”,把仇池山最高峰称为“伏羲崖”。

有一天,女娲走到泉边,发现水中映出了自己的身影,于是,顺手抓了一把黄土泥,照着自己的样子捏了个泥人,刚放到地上,泥人便活蹦乱跳,女娲感到非常开心,一连捏了几个,她觉得太慢,便和了一摊泥,用藤条乱打,溅起的泥点都变成了人。

女娲把泥人称作“孩子”。一时仇池山巅笑语喧阗,热闹非常,女娲顿解孤寂之情。可是,不久雷雨大作,水漫仇池,森林失火,女娲忙于排水救火,等水息火灭,不见了孩子。女娲正在忧伤之际,不料远处一帮孩子踩泥淌水跑了过来,女娲一看,正是她捏的孩子。一问才知道他们出外去玩,正遇大火,一经煅烧,顿觉骨骼爽健,不怕雨淋水浸了。女娲非常高兴,把这些孩子按性别配成对偶,繁衍生息,后来便建立了国家。为了纪念伏羲的母亲华胥氏,这个国家命名为“华胥氏之国”。

礼县:盐井承载千古事

仙女苦情难成眷

礼县盐官盐井祠里有一尊双手被铁锁链锁着的彩塑女神像,这尊女神就是“盐婆婆”。“盐婆婆”为何被铁锁链锁住呢?有这么一个凄婉的传说。

有一年,管理盐官盐井的盐圣母听说漳县遮阳山下也有一眼盐井,在她生日那天,盐圣母脚踩祥云,翻山越岭去一探究竟。

管理漳县盐井的是个英俊的小伙子。盐小伙和盐圣母一见钟情,相互倾慕,结为夫妻并约定每隔三年,在四月十二日,也就是“盐婆婆”生日相会一次。

从此,盐圣母被人们叫作“盐婆婆”,漳县的盐小伙就叫作“盐爷爷”。

只要“盐婆婆”去找“盐爷爷”,盐官的盐井就没了盐味,漳县的“盐爷爷”来探望“盐婆婆”,当地的盐产量就大减。

当地方神思来想去觉得事关重大,且不说“盐婆婆”三番五次擅离职守会给当地民众带来损失,“盐婆婆”和“盐爷爷”私配婚姻也是犯了天条,如果天界怪罪下来,他要负失察之责。于是,方神把“盐婆婆”和“盐爷爷”婚配之事禀报给了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大怒,下旨让两地的民众把“盐婆婆”和“盐爷爷”用铁绳、铁锁锁起来,永世不得恢复自由身。可怜一对恩爱夫妻就这样被活活分开了。

两当:八仙果老登真地

王氏家谱传千年

八仙中倒骑毛驴的张果老,是地地道道的两当人。在《全唐诗·第二十四册卷八百六十》载有张果《题登真洞》诗一首:

修成金骨练归真,洞锁遗踪不计春。野草漫随青岭秀,闲花长对白云新。风摇翠筱敲寒玉,水激丹砂走素鳞。自是神仙多变异,肯教踪迹掩红尘。

诗后附一小传:“张果,两当人。先隐中条山,后于鸑鷟山登真洞往来。天后召之不起,明皇以礼致之,肩舆入宫,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未几还山。”

两当也是《王羲之族谱》的珍藏地,《王羲之族谱》一套共十四册。该族谱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由湖北通山人王福利送至两当,接谱人为王福明。

《王羲之族谱》为八开宣纸刻印,文字均为楷书。总谱前有宋代文学家朱熹序文。两当县发现的族谱为《德安锹溪家谱》,为王氏族谱之源,所载始于周朝,止于明朝,共42世,所载最详细,极具史料价值,是研究王羲之家族历史的珍贵资料。(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闻推荐

“臊子书记”富村记

本报记者房惠玲从2015年8月担任宕昌县沙湾镇大寨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起,宋鹏在宕昌整整三年了。宋鹏是...

宕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宕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