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拓宽富民路——宕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纵览
金秋时节金秋时节,,岷江两岸药材飘香岷江两岸药材飘香,,社员们围坐在一起挑选晾晒药材起挑选晾晒药材,,个个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个个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惠农信贷支持建基地、兴加工、活流通、扶企业、创品牌,使中药材和特色农产品成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
依靠信贷支持,一批年轻人不仅实现了创业梦,而且将土特产销往全国各地,成了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典型。
本报记者 郧君
青山若黛、层林尽染;十一黄金周期间,风景如画的金秋官鹅沟大景区,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
强县富民,离不开普惠金融服务和富民产业支撑。近年来,宕昌县农信联社坚持“立足三农、服务中小、以小为主”的市场定位,紧紧围绕地方政府提出的把宕昌建成“药材重点县”的目标,依托绿色生态、历史文化等资源优势,抢抓美丽新农村建设机遇,通过探索金融产品创新,大力支持建基地、兴加工、活流通、扶企业、创品牌,有力地推动了中药材、特色种植、养殖及旅游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普惠金融服务把“风景”变成了“产业”,将“美丽”转化成了“生产力”。
红色重镇展新颜
金秋时节,绿草如茵的哈达铺山坡上,滚动着白色的羊群;色彩斑斓的田野上,回荡着庄农人的笑声;清澈见底的秋沫河,唱着欢快的歌……
漫步哈达铺红军一条街,青砖黛瓦,门窗褚红,一派古色古香的风格;纵横交错的街巷,鳞次栉比的店铺,昭示着哈达铺欣欣向荣的气息。
哈达铺,这片战争岁月里留下红色记忆的热土,在金融扶贫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又一轮热潮中沐浴新生。
近年来,该县把加快发展旅游产业作为深化实施“433”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农信联社按照“绿色山水为骨架、红色圣地为招牌、氐羌民族
民俗文化为底蕴”的思路,突出“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发展理念,普惠金融服务紧紧围绕“产业扶贫、富民富县”这一战略目标,吹响了全县发展富民产业的集结号。
在哈达铺,有一家红军山庄远近闻名,20出头的主人王鹏斌是一个有梦想的年轻人,近几年农信社累计投放信贷资金130多万元,支持小王办起了“红军山庄”农家乐,年均营业收入达200多万元。今年的游客比往年更多,截至目前营业额已有160多万元。
“农家乐能顺利建成全靠农信社的支持,农信社是我们农村青年创业的好帮手!”王鹏斌说。
除了红色旅游产业,种植药材是哈达铺镇的传统“强项”。哈达铺盛产黄芪、红芪、大黄、当归等60多种中药材,是“岷归”的中心产区。近几年来,经过农信社不断增加惠农信贷的投放,使老产业发挥出了新效益,目前该镇的药材总面积2.1万亩,总产量6840吨,产值达1800万元。
哈达铺镇一位干部饶有兴致地说:“有了农信社的普惠金融服务,随着铁路、高速公路的建成,昔日红军长征途中的‘加油站\’,将成为甘肃南部的交通枢纽和商品交易的‘桥头堡\’。”
的确如此,有了普惠金融服务,今日的哈达铺,药材富民产业和红色旅游的迅速发展,成为陇原大地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哈达铺的乡亲们正在吟唱着豪迈的红色之歌,以无比的自信向小康生活迈进。
百草芳香惠民生
强县富民,离不开产业支撑。作为千年药乡和全省扶贫攻坚主战场,农信联社创新信贷服务,支持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对接中药材市场,打出中药材品牌,最终把宕昌中药材的产区优势变成真正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富民产业。
入秋以来,理川镇杨家庄的村民杨想才忙得不亦乐乎,他每天上午到地里查看收获药材,下午到市场上了解药材行情,有时连午饭都顾不上吃。
老杨说:“今年乡亲们的药材收成不错,忙并快乐着!”2013年在农信社的信贷支持下,老杨成立了理想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以种植、加工、销售党参、当归、黄芪、大黄等中药材为主。近三年,农信社累计投放340多万元信贷资金,帮助杨想才采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吸纳贫困户113户,目前该合作社的药材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年均销售中药材800吨,年均销售收益超过3000万元。一大部分贫困户加盟合作社后,靠种药材脱贫走上了致富路。
提起合作社的快速发展,杨想才笑呵呵地说:“农信社是帮助咱农民兴产业、奔走致富路的坚实靠山。”
宕昌县素有“天然药库”的美称,近年来,农信联社紧紧围绕地方政府提出的把宕昌建成“药材重点县”的目标,大力推行普惠金融服务,积极投放信贷,支持推广“公司+标准+基地+农户”的订单模式,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巩固和扩大四个万亩中药材种植示范带,加强试验示范基地建设。通过惠农信贷支持建基地、兴加工、活流通、扶企业、创品牌,有力地推动了中药材产业发展,该县每年中药材种植总面积基本稳定在35万亩左右,使中药材成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
今年48岁的牛龙和是牛家村村民,依靠农信社的信贷支持,2011年成立了龙盛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村民发展种植、加工、销售大黄、黄芪等中药材,年销售量100多吨。
记者来到龙盛中药材合作社采访,只见社员们正在忙碌地晾晒、包装大黄等中药材。牛龙和介绍说:近三年,农信社累计投放信贷100多万元,支持合作社创新扩大药材深加工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目前合作社加工生产的饮片走俏福建、河北、湖北等地,还被北京惠仁堂药业公司确定为当归、大黄的专供基地,年均供货量达300吨左右。
百草芳香惠民生,在支持宕昌中药材产业体系建设中,农信社创新信贷产品,立足优势产区设基地、依托龙头企业建基地,促进产销对接活基地。据统计,目前,全县建成中药材专业市场11个,组建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94个,带动中药材加工农户500多户,实现就业1.2万人。
眼下,走进宕昌县,山梁上、平地里到处都是农民收获药材的情景。而华昌药材城更是车水马龙,生意红火。
位于212国道,总占地面积达500多亩的华昌药材城,是宕昌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市委“433”发展战略的一项新举措,该大型药材市场的建成进一步发挥宕昌县乃至全市的药材资源种植优势,推动宕昌县中药材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两年前,在华昌药材城开建时,宕昌联社累计投放信贷资金4000多万元,支持华昌在市场内建成道地药材交易区,电商区,散户交易区和药苗销售区。目前已入住商户达到200多户,成为当地中药材销售、加工、仓储、物流中心和药材集散地。“今年农信联社又给予了800万元信贷资金,使占地200多亩的仓库顺利开建。有了农信社的支持,药材城明年的二期扩建项目就不用发愁了。”华昌药材城副经理董军彦如是说。
为了支持中药材产业链的长效发展,近年来,农信社着力创新特色产业贷款模式,开通中药材小额贷款绿色通道,对药材产业贷款实行特事特办,并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方式,在授信范围内随用随贷、循环使用的办法,积极投放信贷资金;截至今年8月末,该联社已发放中药材贷款4206户,金额达30584万元(其中药材种植贷款2597户21093万元;中药材收购贷款928户4543万元;中药材加工贷款681户4948万元)。同时惠农信贷积极支持打造以特色富民产业、培育龙头,使全县特色种植产业逐步走上了规范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特色产业富农家
行走在宕昌山川,正在农田里忙碌着的农民们脸上挂满了笑容,成片的药材在平直宽阔的油路两旁随处可见,一幢幢新房拔地而起,这是普惠金融服务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带来的新气象。
近年来,农信联社围绕该县“川坝蔬菜,半山药果,高山草畜”的产业布局,创新金融服务,大力支持调整农业结构,主攻中药材、草畜、马铃薯和林果四大主导产业,积极支持发展蔬菜、蚕豆、水产养殖三大区域优势产业,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不断提高特色农业的规模、质量和效益。普惠金融服务闯出了一条兴县富民的特色之路,让农民尝到了甜头。
阿坞乡麻界村的村民杨马生,4年前由地方政府出资建起了8座日光大棚,老杨牵头组织8家农户成立了阳光葡萄种植合作社,发展设施农业走致富路。2013年,农信社为杨马生投放10万元的信贷资金,支持扩大栽植葡萄面积,今年的红提葡萄长势良好,每座棚的产量预计都在1500斤左右。尝到甜头的老杨计划再建几座大棚,带领乡亲们发展红提葡萄种植产业。最近,农信社给予每户社员投放5万元的农户小额信贷资金,有了这笔资金,社员们发展设施农业的劲头更足了。
近年来,宕昌联社始终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县域经济、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积极为县域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多渠道、全方位金融服务。
这几天,秋季蘑菇刚开始上市,兆发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陈玉梅夫妇早出晚归,忙着收获运销。
陈玉梅是全县蘑菇种植大户,近三年,农信联社累计投放37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陈玉梅流转土地24亩,建成12座蘑菇种植大棚,年产量达240万斤,销售收入90多万元,同时解决何家堡乡60多名劳动力就业。从最早的单干种蘑菇,到现在的专业合作社,陈玉梅心里对农信社有太多的感激。因为从她创业之初,宕昌联社从每年的5000元信贷资金增加到现在的50万元,一路支持着兆发食用菌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作为服务“三农”的金融主力军,近年来,农信社创新担保模式,积极响应支持农产品“绿色、有机、无公害”的理念,大力扶持蔬菜大棚、温室培育及菌类种植等产业发展,发放贷款608万元,极大程度地满足了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创新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积极开办权属清晰、风险可控的林权、土地使用权及承包土地经营权等抵押贷款业务;截至8月末,“三权抵押”贷款余额达5279户33413万元。同时创新金融服务,“农户小额信贷工程”使广大农民贷款既方便快捷又公开透明、规范高效,为当地特色农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宕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吕树钰表示,只有实施普惠金融服务,把惠农信贷资源利用同富民惠民工程紧密结合起来,支持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共同发展,着力拓宽富民产业发展的渠道和空间;坚持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共同打造,着力营造富民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富民产业。
小微企业走上金光道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同时蕴育着无限的发展商机。近年来,农信联社加大惠农信贷产品推广力度,积极支持示范基地和培育的知名品牌;创新金融服务,支持返乡大学生和青年农民实现就业、创业致富目标。
位于大河坝的官鹅沟田野土特产公司由青年农民李元涛创办,主要经营土蜂蜜、菜籽油、羊肚菌、山野菜等宕昌土特产。近三年,农信联社累计投放信贷资金1100万元,支持李元涛组建了养蜂合作社,吸纳农户1000多户,仅蜂蜜一项,年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直接带给蜂农户均经济收入2万元左右。在惠农信贷支持下,李元涛不仅自己实现了创业梦想,而且成了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典型。
在助力提升对全县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发展领域相关产业小微企业服务能力的同时,农信联社还不断加大对民生领域的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腾飞混凝土公司是一家小微建筑企业,经理李彬从四川老家来宕昌创业有13年了。从打工仔到企业家,李彬的发展之路全靠农信社的支持,仅近三年农信社累计信贷支持4900万元,企业实现年销售额2000万元左右,企业自身发展壮大后,安置了一大批劳动力就业。让李彬感慨的是:“农信社是小微发展的坚实后盾,关键是放款速度快!”
记者调查发现,“小微金融服务”是宕昌农信联社的一项重大创新,该联社制定整体授信方案,核定总授信额度,降低信贷担保门槛,对辖区的小微企业实施普惠金融服务,从接受企业申请资料到放款,一般仅需5个工作日左右。
远大生物科技公司是一家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近三年,农信社累计投放2400万元,用于该企业创新开发药膳保健产品,规模化种植药材和切片加工。目前该公司药材种植面积达1200多亩,药材年销售额2000多万元,去年仅药膳饮片销售额就有300多万元。
一家当年不起眼的小企业如今走上了金光道,该企业总经理潘健对农信社有不尽的感激。
与小微企业客户一起成长发展,彼此成为命运共同体,才是农信社可持续发展之道。理事长吕树钰这样对记者说。
因此,根据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特点,农信社因地制宜地创新实用信贷品种,扩大中小企业贷款的选择范围:根据中小企业贷款“短、频、快”的特点,该行推出了“循环贷款、授信贷款”。
这样的信贷服务正释放出普惠金融的正能量,让众多像远大生物科技公司一样的小微企业家们连呼惊喜。截至今年8月末,农信联社支持小微企业贷款5788户68522万元(其中小、微型企业贷款2户1700万元,个体工商户贷款5762户50272万元,小微企业主贷款24户16550万元)。贷款主要以支持特色种养殖业、农产品及畜产品的收购、加工为主,着力打造宕昌中药材品牌产业。近年来,农信联社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均为100%,普惠金融服务有效满足了县域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
“我们将小微金融服务优先发展战略放在首位,特别对涉农小微业务加大信贷资源倾斜,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能力,突出小微金融的价值创造能力,有效解决风险和融资难问题。”理事长吕树钰为农信社的“创新信贷支持小微创业创新”做出了诠释。
***惠农增收
一畦畦田地里,中药材、蔬菜等作物生机盎然;一条条公路玉带般伸向偏远的山村;一个个新村庄掩映在绿树丛中……这美丽的景象展现着普惠金融服务推动***开发取得的新成就。
曾几何时,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有19万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成为宕昌经济发展的“拦路虎”。
近年来,农信联社因地制宜,将贫困村作为金融服务主战场,践行普惠金融服务,竭力支持以发展规模养殖户和养殖小区为载体,以畜禽品种改良为重点,积极推进畜禽良种化、生产标准化和经营一体化步伐,努力打造现代草食畜产业体系。农信社扩大信贷投放力度,切实加快养殖产业发展撬动***力量。
有了惠农信贷支持,脱贫致富的缕缕曙光洒向宕昌的贫困山乡,贫困农民的脱贫信心不断增强,致富步伐加快。
李文涛过去是上罗村的贫困户,近三年农信社累计给予350多万元信贷资金,支持其成立了源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搞起了蛋鸡养殖,目前存栏蛋鸡1.08万只,日均产蛋9000多枚,年均收益40万元左右。短短三年,李文涛不仅摆脱了贫困,而且成了发展产业致富的带头人。
为了支持贫困山区群众发展富民产业,农信社积极开展妇女小额担保贷款业务。自2012年承办以来,截至上年度末,该社累计发放农村妇女小额担保贷款3100户,金额达10314.30万元,为促进妇女创业致富提供了强有力地资金支持,也为推动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八力乡上堡村紧邻八力草原,这里有天然牧场。依靠农信社的信贷支持,村民马德智发展养殖业已有十多年了。近三年农信社累计投放信贷190多万元,支持马德智规模化发展养殖产业,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经过老马的辛勤努力,目前有400多头存栏藏牦牛,200多只羊,年均销售收入近百万元。
就在记者采访时,马德智正在和大伙牵牛装车,准备运往临夏出售,马德智笑着说:“这一车共20头牛就有十几万的收入”。
据了解,八力乡发展养殖产业的群众居多,在这里,农信社投放给养殖户的信贷资金就达6000多万元。
***是“十三五”期间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因此,近两年来,农信联社积极主动地与当地政府进行对接沟通,扎实开展***专项贷款的发放工作。去年共向全县投放***贷款1.86亿元,并对南阳镇麻家村进村入户进行了“双联”帮扶行动,试点哈达铺镇召藏村村级互助资金协会担保贷款初现成效,使部分村民顺利实现脱贫。同时,该联社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发放“易地搬迁”、“妇小贷”、“***”等惠民贷款,帮助群众发展富民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理事长吕树钰表示,今年以来,该联社牢固树立普惠金融的发展理念,继续深化“管理年”活动,在***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全县农信社将积极响应“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总要求,主动参与推进“双联”和***行动。积极创新信贷帮扶模式,支持涉农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发挥带动作用,努力实现“输血”模式向“造血”机制的转变,唱响普惠金融主旋律,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地金融支持。
创新务实写辉煌
近年来,宕昌联社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县域经济的经营理念,开拓创新,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认真落实各级政府的各项惠农政策,践行普惠金融服务,竭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和“三农”经济发展,帮助农民群众创业致富,被乡亲们誉为“咱百姓自己的银行”。
今年以来,该联社继续加大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力度,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各项业务工作健康发展、稳步推进。目前已在全县建立17个信用村。前8个月存款余额达到244773万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10569万元,较年初增长17847万元,其中涉农贷款(含***)余额达194440万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92%,充分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存贷款总量占当地金融机构之首。
为了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该联社把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广泛开展“文明信用社”、“文明职工”创建活动。同时以制度建设强力推动理论学习,多次召开党员大会进行“两学一做”专题党课的学习教育,掀起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热潮。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理论修养,有效推动了各项业务的稳步发展,在上年度全县行风评议中获得第四名的佳绩。
为了提高整体办公服务环境,让群众享受到更加便捷的服务,该联社对辖内信用社网点进行了改造装修,装修后的网点环境优雅,设施齐全,企业形象焕然一新。
为了全面提升边远山区的服务能力,近年来,该联社创新务实,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大硬件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实施金融服务进村入户到社区、阳光信贷、惠民富民和标准化建设工程。自2012年以来,该联社累计在金融服务空白的乡村布放三农服务终端43台,安装惠民终端72台,安装POS 机293台,累计开通电话银行755部,手机银行6270户,办理网银5736户,并结合地方金融服务特点,在理川农贸市场开通了“便商惠民绿色通道”,有效延伸了服务手段,加
强了与农户联系,拓展了农村市场。三农惠民服务终端建设彻底消除了金融服务空白乡镇,让边远山区农民在家门口取款像城里人一样方便。
金秋时节,驱车穿行在宕昌城乡,一幅幅充满生机的景象映入眼帘:岷江两岸药材飘香,挑选晾晒药材的乡亲们个个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平畴沃野里,各种设施蔬菜生机盎然;公路沿线,贩运洋芋的卡车来往穿梭;畜禽养殖场里,牛哞羊欢……有了普惠金融服务,宕昌县特色富民产业的发展,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辉煌。
新闻推荐
5月12日,宕昌县地震局、武装部、消防队等部门在街头、学校、社区举行“科学减灾、依法对应”系列宣传活动,并举办了保护生态环境、防治自然灾害的宣传和演练活动,传播防灾减灾知识,增强群众的防灾减...
宕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宕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