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尽管大,为了孩子我愿坚守兰州新区秦川镇新昌小学校长周建林奉献“支教”讲台16年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封仅有10个字的辞职信近期引起网友热议。据悉,辞职信的作者是一名教师,已经任职11年。本文的主人公也是一位老师,他就是兰州新区秦川镇新昌小学校长周建林,可是他将一生奉献在“支教”讲台上,无怨无悔。
周建林,现年50岁,陇南市宕昌县人,属于宕昌县教育部门一名在职教师,由当地财政支付工资。可16年来,他在宕昌县没有上过一天班,却一心扑在秦川镇新昌村,为移民村的孩子们开启了知识的大门。
“别人一生要做许多事,周建林老师一生只专心做一件事,那就是支教。”这是熟悉周校长的人对他的评价,寥寥数十字深刻地浓缩了周校长平凡的教书育人的“支教”生涯!
秦川镇新昌小学,距离兰州新区核心区约有一个小时的车程。“真是劳驾你们了,为我的这点小事专程跑来,非常感谢大家了!”近日,记者慕名前往新昌小学采访,一见面周建林校长就感激地说。他说话语气舒缓,始终微笑的脸庞略带些沧桑。
“我们学校是1997年建成招生的,第一年只有30多个学生,在校学生最多时有150个左右。现在在校学生有65个,其中有18个是少数民族的,所有孩子都是移民村村民的子女。”说起学校的情况,周校长如数家珍。
为什么一个外地老师会在新昌小学任教呢?记者从秦川镇政府了解到,新昌村是秦川镇10个纯移民村之一,是1996年从宕昌县移民过来的,如今全村有210户、802名村民。实施移民措施,就是为了改善村民们的生活,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因此,安置好移民村民们的生活后,村里着手落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修建学校,选调支教老师。1999年响应宕昌县委、政府的号召,在宕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任教的周建林主动要求,来到离家400多公里的秦川镇新昌移民小学支教。
当时,和周建林一起来新昌小学支教的老师有13名,其他老师是随家属迁移而来,只有他是“舍家弃业”孤身一人来到新昌小学。离家时周建林只有33岁,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妻子在宕昌县城上班。
恍然间,16年过去了,自己已经50岁了,儿子已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了,妻子已经退休。而原本的10多名支教老师,现在在校的只有周建林一个人了。
“秦王川好不好,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这是当地十几年前流传的一句俗语,移民村的自然环境比较差,一些移民也开始动摇,打起了返乡的念头。可是周建林为了移民村的教育事业,把所有的精力都扑在学生们身上。“平日里学生放学了,老师们都各自回家,偌大一个校园只剩我一个人,这样持续了十多个年头。十多年来没有给家人过过一个生日,身为教师没有给孩子开过一次家长会。”周建林愧疚地说。
2004年,美籍华侨季英女士来新昌小学考察,得知周校长的情况后说:“若是在美国,你至少已经离婚八次了”。这句话说到了周建林的心坎上,但他放心不下孩子们,毅然选择了坚守。在周建林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二十多平米的房子,摆着一张床,有办公桌,还有锅碗瓢盆等。周建林微笑着说:“除了教室,我一般的工作、生活、吃饭都在这间房子里,这也算我一个人的家。”而在这16年里,在周校长的启蒙教育和指引下,移民村300多个孩子在新昌小学学到了知识,改变了生活观念,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有的甚至上了大学,飞到了更远的地方。
据了解,自新昌小学建校以来,毕业学生中考取大专以上学校的有30余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50余名,在校中学生40余名。“移民村的村民生活条件比较差,但只要孩子们有了文化,这将为移民稳定、脱贫、创业、发展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移民人口的文化素质。”周建林告诉记者。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走出去,才能去学习新知识、去认识新朋友,就会有新的收获。但是,周建林从来都没有这样的念头。“我都50岁的人了,外面的世界再精彩,对于我来说没有多少诱惑了。是移民村的孩子吸引我扎根秦王川,我要坚守一个老师的职业道德,在秦王川为每一个移民村的孩子上好他们人生第一课!”周建林语气坚定地说。 记者赵卿文/图
宕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宕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