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青山绿水尽开颜

甘肃日报 2013-10-23 20:32 大字

青山绿水尽开颜

——宕昌县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纪实

齐兴福  刘  辉

兰州向南,过漳县、岷县,便是宕昌。宕昌历史悠久,既有古石器文化的悠远,又有三国蜀道文化的神奇,更有红军长征的伟大和羌族文化的神秘。这里被誉为“生态家园”,山川秀美,地下蕴藏着金、铜、铅锌等丰富的矿藏。这里被称为“千年药乡”,中药材达690余种。然而,这也是一片贫瘠的土地,全县336个行政村,326个为贫困村,贫困人口超过24万人……

一年前的春天,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在陇原大地全面展开。在这场甘肃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反贫困战役中,宕昌走在了最前沿。

宕昌县按照省委、陇南市委的决策部署,在省、市联村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六大任务,协调省、市、县、乡各级联村单位,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培育富民产业,展开了一场干部群众齐动员、万众一心奔小康的生动实践。今天,当我们再次聚焦这片土地,不得不为农村面貌的变化发出惊叹:危旧房变成了砖瓦房,泥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村上修起了文体广场,村民有了致富的产业——宕昌,这片古老而贫瘠的土地,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

联村联户  宕昌走在最前沿

2012年春,陇原大地,旱魃肆虐,宕昌亦是。

2月20日,全省双联行动动员大会在兰州召开,300公里外,宕昌县城欢欣鼓舞。如同他们脚下干涸的土地,穷怕了的宕昌人,致富的意愿如饥似渴。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宕昌一定要走在全省的最前沿。”在随后召开的宕昌县委常委会议上,县委书记朱宝莹意识到,这场反贫困战役,是宕昌县24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绝好机会,一定要抓紧、抓牢!

思想重视,行动更迅速:第一时间,宕昌县召开干部大会,学习、传达省委书记王三运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对全县双联行动作出安排部署;第一时间,召开双联行动电视动员大会,印发《宕昌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第一时间,县上成立双联协调推进领导小组……

接下来,一切顺理成章、紧锣密鼓:全县4399名干部,走出办公室,走进乡村,上田间地头,动员宣传,确定帮扶对象。

措施更得力,“八个一”活动有声有色:帮助联系户确定一条发展路子、扶持一个致富项目、提出一个增收点子、传授一门科技知识、联系输出一名劳务工、建立一套民情档案、培养一个星级文明户、解决一个具体问题。

“四送四抓”更是受群众欢迎:送政策释民惑,把政策宣传好;送温暖聚民心,把宗旨实践好;送真情解民忧,把问题处理好;送服务保民安,把矛盾化解好;抓中心带全盘,把工作完成好;抓产业谋福祉,把经济发展好;抓基层打基础,把堡垒巩固好;抓典型树榜样,把经验总结好。

“八进村、八到户”立意新颖:科技培训进村,思想观念转变到户;普法教育进村,政策法规宣传到户;惠民政策进村,群众意见征求到户;致富信息进村,产业结构调整到户;富民项目进村,农民增收措施到户;民生工程进村,发展成果惠及到户;民主法制进村,矛盾纠纷排查到户;先进文化进村,文明新风转变到户……

联村联户,奋进的宕昌人走在最前列。

同样,宕昌的一切牵动人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亲临宕昌,走进最偏远的村庄,倾听群众致富的心声。省委副书记欧阳坚先后5次来到宕昌,关心、关注宕昌。省委办公厅、省委工农办、省发改委等12个省直单位,以及陇南市相关单位也来了,带来了信息,带来了项目,也带来了希望。

久旱逢甘霖。如同一场透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在宕昌大地上春潮涌动,生机无限。

山乡巨变  

一年半时间,500多个日夜,当秋风再次吹红了高粱,我们走进宕昌大地,田野里的庄稼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走进那些曾经贫瘠的村庄,你会欣然发现,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三运书记说,甘肃要与全国一道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最大的难题在农村,最难啃的“硬骨头”在贫困地区,扶贫攻坚要啃“硬骨头”。

宕昌县木耳乡的布村就是一块“硬骨头”:全村6个社,1012人,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村里没有水源,吃水要从几公里外人背畜驮;村里没有一个产业,靠天吃饭,贫困面高达80%……

2013年5月23日,省委书记王三运来到了布村,开展扶贫调研,召开群众座谈会。5月24日,市委书记孙雪涛带领宕昌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在布村召开现场办公会议,确定将该村建成扶贫开发示范村。

《布村五年扶贫开发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村庄建设规划》迅速出炉,会议确定的14项惠民实事悄然开展……

深秋时节,我们刚刚走进布村,就被眼前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深深吸引:村子里,一条崭新的水泥路刚刚竣工;村子中央的一块空地,被改造成了文化体育广场;广场对面的山坡上,村小学的旧址被改造成了党员活动室;不远处,重新选址的村小学、幼儿园主体已经完工;村子最高处,崭新的五保家园正静静地等待主人入住;83岁的漆保德老人,拧开了家里的水龙头,清亮亮的自来水哗哗流出……

“十四个项目同时在一个村子开工,这种扶贫力度前所未有,让我们振奋,更看到了希望。”布村党支部书记范彦娃说话的时候,脸上洋溢着幸福。

同样沉浸在幸福与激动当中的,还有阿坞乡麻界村的乡亲们。

2012年3月6日,省委副书记欧阳坚踏着早春的瑞雪第一次走进联系点麻界村,住在老乡家,走村串户,与村民拉家常。“能不能修座便民桥?”“能不能建一座防洪坝?”“能不能……”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最难心的事情,最困难的问题,都成了座谈会上焦点话题。

这些问题,欧阳坚都记在了心里。此后,他4次来到麻界村。

一年半后,当我们走进麻界村,不仅眼前一亮。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危旧房被全面改造,村子所有的房屋,外观均统一成青瓦白墙,简洁、整洁、美观。村口,重新修建的小学教学楼、幼儿园里,孩子们正在宽敞明亮的教室读书学习。村子中心的麦场,被改造成了文化体育广场,5岁的杨文斌在奶奶的陪伴下,带着滑坡车玩耍。广场上,文艺演出舞台、篮球场、民俗馆一应俱全,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穿村而过的麻界河静静流淌,新修的河堤保护了农田,保护了家园。小河上,一座“联心桥”方便了通行,连接了干部与群众的心……

许多曾经到过麻界村的人都说,麻界村的基础建设至少向前推进了30年。今年春节前夕,许多到外地打工的麻界村年轻人,进入村子后,竟一时恍然,找不到回家的路。

宕昌是全省最贫困的县之一,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城乡基础设施严重滞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以来,在省、市联村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宕昌县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省、市、县各级领导和省、市单位的联系村为先导,采取统一规划、多方投入、项目整合、群众自筹的办法,统筹考虑,整村推进,集中解决农村行路难、住房难、饮水难、看病难和娱乐难的问题。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使全县农村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截至目前,全县共完成危旧房改造1.2万多户,硬化村庄道路92个村25.6万米,新建改建文化广场28个、基层组织活动场所80座,安装太阳能路灯1268盏,新建村级农资产品综合服务社32个。

距离麻界村不远处,便是叶扎村,这里是省委农工办的双联点。一年半来,省委农工办的双联人员轮流换班,常年驻守,扶贫解困。

在村上新修建的文体广场上,70岁的曹有娃老汉拉着我们的手,说起了叶扎村这一年多的变化:河道治理好了,原来河床与庭院一样高,只要一下雨,洪水就能冲到家里,如今,几米高的河堤,下再大的雨也能睡安稳;村里的道路硬化了,人家的庭院硬化了,进门、出门,干干净净,跟城里人一样了;村里很多人家的旧房子拆了,新房子也建好了……

同样的变化,在哈达铺镇金木村也能看到。一年前,县委书记朱宝莹来到这里时,村上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同时,整个金木沟沿线的9个村庄都存在同样的问题。

一项畅通工程迅速上马,不久,一条宽阔的柏油路将金木沟沿线的村庄一一串联,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畅通工程进行的同时,金木村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村子里的道路全部被硬化,一座公园、三座花园迅速投入使用,村子里还有了垃圾箱、垃圾收集点,村容村貌悄然改变。

沙湾镇老庄村也一改以往破旧的面貌。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无不感叹:“这都是双联行动带来的。”

老庄村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差。去年,宕昌县县长李建功和县运管局帮扶干部驻村后,便开始积极争取项目、协调资金,完成130户村民的危房改建工程,给村里修建了排水渠,实施人饮工程,并新建了村卫生所、村级组织活动室、五保家园、公厕等设施,还拓宽硬化了3公里的通村公路,修建了1座便民桥,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

山乡巨变,青山绿水尽开颜。短短一年半时间,宕昌的乡村变化,让人振奋,令人鼓舞。

为民富民  点燃致富梦想

宕昌穷,穷在哪里?为什么穷?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答案被找了出来:穷在产业上,穷在缺乏发展动力。

针对贫困地区的发展瓶颈,甘肃省启动了“八个全覆盖”和“五件实事”。“八个全覆盖”中,两个跟农村金融有关,要在小额信贷业务、融资担保服务上实现全覆盖。

宕昌的富民产业在哪里?答案不容置疑:中药材。宕昌素有“千年药乡”之美誉,是全省乃至全国中药材种植大县之一,中药材种植历来是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受资金、信息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产业规模小、层次低、效益差的问题十分突出。

怎么办?“我们一定要抢抓双联行动开展的政策机遇,把中药材产业培育成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让群众富起来。”县长李建功说。

接下来,宕昌县多渠道筹资4100万元,注入县小额贷款担保公司,又协调办理双联惠农贷款和妇女创业小额贷款,为群众提供帮助。

致富的梦想,如同一把干草,一旦被点燃,就能熊熊燃烧。

布村被确定为扶贫开发示范村后,以前靠收购药材为生的陈路中兴奋得几天没有合眼。

“以前想做产业,苦于没有资金,现在机会终于来了。”陈路中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几位村民的同意。在驻村双联干部的帮扶下,陈路中等7人筹资30多万元,贷款100万元,成立了中药材农民合作社,集种植、收购、储存、销售为一体。

有了资金,梦想就能启动。富民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麻界村的杨金忠贷款办起了养猪场,开了村上的第一家超市,同时,家里还种上了药材;布村的漆马云贷款养起了牛,漆尕水贷款办起了中药材饮片加工厂……

截至目前,宕昌县共协调办理双联惠农贷款1377户8228万元,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  3384户12198.7万元,有效缓解了广大农民发展产业资金不足的难题。

与此同时,宕昌县利用双联行动搭建的良好平台,发挥省上联村单位的人才和关系优势,从2012年开始,连续举办了两届中国甘肃陇南(宕昌)中药材产销对接会,与甘肃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和甘肃中医学院建立了院地合作关系,建成了理川中药材专业市场,招商引资启动了总投资8.1亿元的哈达铺华昌国际中药材物流城,在中药材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规模化种植、市场化营销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中药材产业的蓬勃发展,让广大的种植户看到了希望。在阿坞乡,在木耳乡,在哈达铺,在南河乡,人们一改以往靠天吃饭的习惯,大面积种植中药材,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当地群众的产业技能培训成为宕昌双联的一项主要工作。电焊、瓦工、房屋装修、汽车驾驶、家电修理……一项项实用的技术,吸引了一大批群众的参与。南河乡路固村村民杨正平参加瓦工培训后,到岷县打工,每天能挣200元。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不仅让群众看到希望,更让他们触摸到了实惠。2012年,宕昌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50元,同比增长20%。

联户联心  干群关系更贴近

深秋的宕昌,层林尽染,风光烂漫。秋菊盛开的季节,心花也开了。一年多来,一次次贴心的交流,一个个暖心的脱贫计划,不仅拉近了干部、群众之间的距离,更让群众看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巨大的村容村貌变化背后,还有一些细微的变化,如暖流涌动。

采访中,无论我们走到哪个村子,都会有村民过来,拉着手,硬往家里拽。只要有干部入村,群众都会大老远迎上来。

“群众的这种感情,是质朴的,真实的。”县长李建功说,这种暖暖的感动,让人有一种久违的感觉。

另外一个普遍的现象是,通过联村联户,群众的积极性高了。金木村村支书王有生说,以前,群众遇见投工投劳,能躲就躲,如今,村上有了活,村里人都抢着干。村里的垃圾箱满了,不用说,谁看见了谁就往集中点倒。

“当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会积淀多少真情……”通过联村联户,干部的变化也不小。通过入村入户,干部们切身体会到了群众的疾苦,知道群众想什么,要干什么,有什么顾虑。掌握了这些,工作方式就更能贴近群众,心也贴得更近。

有一种说法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心与心的距离。心与心贴近了,人与人才能走得更近。据不完全统计,联村联户一年半时间,省委办公厅、省委农工办、省发改委、省扶贫办、中科院兰州分院、西北师大等32个省市部门,1102名干部先后深入宕昌各乡镇联系点,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在宕昌县,全县122个县直单位和25个乡镇的4399名干部深入农村,联户联心,真正成了群众的贴心人。

新闻推荐

宕昌县何家堡乡农业技术人员指导群众栽植药苗

宕昌县何家堡乡农业技术人员指导群众栽植药苗3月19日,宕昌县何家堡乡农业技术人员指导群众栽植药苗。春耕之际,该县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组织大批农技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开展春耕生...

宕昌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宕昌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青山绿水尽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