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界村的春天 ——记双联干部刘伟民和妻子张锦红
本报通讯员 白璐 记者 陈华
冬季,对于山大沟深、信息闭塞的宕昌县新城子藏族乡拉界村的村民来说,实在是太难熬了。可是2012年末的那个冬天,拉界村却格外温暖。因为村民们收到了双联行动联系单位——国电甘肃电力有限公司送来的煤炭、棉衣棉被和面粉,而最让他们心里暖和的,还是他们的娃娃突然比以前爱学习、爱读书、爱学校了。
双联行动开始后不久,有过18年军龄,做事雷厉风行,任国电兰热公司退休办主任的刘伟民,成为公司双联专员。2012年,他先后10次来到宕昌县,在临江河村和拉界村两个村子间奔波。
刘伟民不仅自己长期驻村,而且还带了他已退休在家的妻子张锦红一起去义务支教。妻子原是兰钢中学一级教师,他们的儿子硕士毕业已留在国外工作。夫妇俩教育孩子的成功经验,以及张老师多年教龄和良好教学口碑远近有名,很多同事和熟人都建议张老师在家里办个补习班。他们来到拉界村,看到这里的孩子生活学习艰苦,毅然决定放弃城里的优越生活条件,去拉界村义务支教。
2012年11月12日,刘伟民和张锦红再次从自家藏书中精心挑选了300多本适宜小学生阅读的图书,带到了以藏族学生为主的天职国际老树川希望小学。为了丰富农村孩子的视野,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他们决定在下午的自习课上开设这里的孩子从没有接触过的“阅读欣赏”课。
追求完美的张老师每天晚上都要认真备好第二天的课。她讲《格林童话》、讲《一千零一夜》、讲优秀作文,每节课孩子们都兴趣盎然。孩子们都叫她“故事老师”。哪个班要是能“抢”到“故事老师”就欢呼雀跃,没“抢”到的便垂头丧气。高年级的孩子们更是喜欢听刘老师讲解四大名著,尤其是刘老师讲起《水浒传》来更是有声有色,每次都让孩子们意犹未尽。
孩子们问:“这些故事是哪来的呀?”当两位老师告诉他们这些故事在课外书籍里,自己就能阅读到的时候,学校图书室的图书便被一抢而空。郑校长惊讶地说:“我们以前把书发给孩子们,让他们读他们都不肯,怎么现在都主动去借书了?!”
支教的过程中,刘伟民和张锦红还拿着各年级的典型题,主动上门去孩子家里讲解数学,讲解英语语法。有时为一道题,为一个孩子他们也会走上好几里地。六年级学生郭文娟和奶奶一起生活,父母都在外打工,自从刘老师开始上门讲课,孩子的奶奶由衷地说:“我们没文化辅导不了娃娃,刘老师来我就放心了。”
寒假快到了,孩子们担心刘伟民夫妇要回城里。“故事老师,假期能再给我们讲故事吗?”孩子们问。家长们也一个个赶来,迫切要求他们长期支教。知晓了乡亲们和学生们的愿望后,刘伟民坚定地说:“我们不走了,假期还给你们补课!”。
这一年冬天,虽然学校放寒假了,可每天清晨,窗上厚重的冰花还未融化,孩子们就来了。不仅有拉界村的孩子,还有附近临江河村的、民福村的,甚至还有在宕昌县上学假期回老家的孩子。乡亲们说,拉界村的春天早来了。
虽然刘伟民夫妇曾经在农村生活过,但已经40多年都没有生火炉子,夫妇现在又要重新开始烧炭火,夜里还要起床两次给火炉子加煤、压火,遇到大雪天,满屋子都吹进了倒烟;已经用惯了抽水马桶的夫妇俩,现在上厕所只能去百米外的旱厕……到拉界村的两个月,张锦红瘦了5斤……可一旦看到孩子们学习上有进步,看到乡亲们期盼的眼神,他们坚守贫困村为藏族孩子们支教的决心就更坚定了。
刘伟民和张锦红夫妇俩把心融进了拉界村,这个藏族村的村民也把他们当做了亲人。村民们常常带着孩子来到他们居住的五保家园看望老师。在村子里走一圈,碰见的村民都用最朴实最习惯的话语对他们说:“老师,去我家喝口水吧!”
如今,他们已是这个村子里的“全能村官”:夫妻半夜打架找他们;种植大棚找他们;娃娃学习不好找他们;要出去打工找他们;甚至找人拉家常也去找他们……
新闻推荐
本报陇南讯(记者周者军)近日,陇南市召开专门会议,考核2012年度各县区和市直部门工作完成情况,并拿出542万元重奖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县区。为了有效促进各县区和市直部门又好又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近年来,...
宕昌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宕昌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