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以人为本”的教学设计
马小亮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以人为本”课程改革理念的逻辑起点,但是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却很难有效理解和处理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此,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以人为本”的教学设计应运而生。
一、“以人为本”教学设计的理论源头是“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意味着学生应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要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其个性发展的教育引导。
二、“以人为本”教学设计的基础是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人是由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构成的有机整体,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表现各有不同。近年来新兴的脑科学研究使得教育者对大脑这个“黑匣子”的内部活动机制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发现不同学生的大脑加工网络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曾继耘2006年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构建了一个能涵盖各种个体差异变量、体现课堂教学特征的分析框架,为教师进行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设计,开展有效教学提供了思路。
三、“以人为本”教学设计的模式。通用教学设计的理念来自建筑行业的通用设计,其目的是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学模式。多元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有九种智能,每一种智能相对独立且水平不一,但在解决问题时却共同发挥作用,并且智能不是仅存于人脑的,是以一定的文化和社会为背景的。以该理论为基础的教学设计强调教师要“通过多元智力来教”,即在教学中充分调动不同智力活动的作用,辅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
四、对“以人为本”教学设计的反思。提倡“多样化”是通用教学设计和多元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特点,倡导工具多样化、活动多样化、评价多样化,其根本原因在于学习者的学习起点和背景不同,兴趣、动机和学习风格也不尽相同。不论是迎合学生个体差异的“多样化设计”,还是超越学生个体差异的“个体化设计”,都是提高学生学习效能,体现“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有效途径。以“多样化”为特点的教学设计思想已经日益成熟且在广大一线教师中得到认同。
总之,“以人为本”的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为基础,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从而使每一位学生得到科学的发展。
(作者系成县苏元学区教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卓宁)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8月21日上午,由成县委宣传部、成县新时代实践中心主办的国学精粹书法作品展在市...
成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