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织密织牢民生兜底网帮助困难群众渡难关 陇南市社会救助工作综述

陇南日报 2017-06-30 01:18 大字

市民政局工作组调查了解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情况。 农村特困救助人员小规模集中供养试点。◎本报记者罗艳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近年来,市民政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要求,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社会救助制度体系,认真分析研判了当前社会救助工作助推***面临的形势,扎实部署安排了全市社会救助助推***工作,让全市城乡困难群体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城乡低保标准逐年提高家住武都区安化镇王河村的90后女孩张红娟,2014年被查出患上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兰大二院进行治疗。由于家庭条件一般,医疗费用成了张红娟家庭的负担。安化镇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派驻村干部上门调查了解情况。经调查,张红娟家庭共有5人,家庭收入主要靠花椒和哥哥姐姐、父母劳务收入,家庭生活不算富裕,属于村上的中等水平。为了给张红娟看病治疗,家里拿出了所有的积蓄,虽经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各类报销救助后,自付费用大为减少,但后续的化疗费用家庭已无力承担。面对这一情况,安化镇政府结合农村低保清理规范活动,及时将张红娟全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使全家5人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缓解了全家生活压力。今年,陇南市将“提高城市低保标准8%,提高农村五保供养补助标准15%”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下发了《陇南市民政局陇南市财政局关于做好省市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的通知》,规定城市低保指导标准、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提高了8%,达到451元、390元;农村低保指导标准提高了22.6%,达到3500元,一、二类对象年补助水平分别提高到了3500元、3300元,并于3月底全面完成了城乡低保提标。同时,为进一步规范城乡低保管理与运行工作,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积极开展城乡低保“四严格两促进”和“农村低保专项整治”工作。医疗救助利民惠民“我由衷地感谢民政部门的救助!”家住成县黄陈镇郑山村的低保户王德杰谈起民政部门给予其一家四口的帮助时,心情激动。今年36岁的王德杰,全家主要靠种地维生。2015年,王德杰患上尿毒症,花费62455元,合作医疗报销43646元,自付18809元,沉重的医疗费用,对这个本就困难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去年,成县民政部门接到王德杰的救助申请,及时解决医疗救助13000元、临时救助2000元,并办理农村二类低保,全家每人每月可以领到249元,这些举措解决了王德杰一家生活上的燃眉之急。这只是千千万万被救助的贫困家庭中的一个缩影。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从2016年1月1日起,陇南市将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病种由过去的26种调整扩大为50种,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医疗救助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全面开展以来,陇南市救助人数每年以不低于10%的比例增长。截至2017年1季度,全市共实施医疗救助8596人,支付医疗救助资金1310.26万元。其中,救助大病患者2332人,支付医疗救助资金1124.6万元;资助参合参保6029人,支出34.68万元。使困难群众“看病难”和“因病致贫”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不断完善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陇南市特困人员供养救助工作,今年3月陇南市出台了《陇南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实施办法的通知》,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不断提高供养标准,将农村特困供养省级补助标准提高了8.4%,集中供养标准、分散供养标准分别为6320元、4955元。同时将城市“三无人员”从城市低保对象中剥离出来,纳为城市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为每人每年7032元,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更好保障。探索开展特困供养人员集中供养工作。今年两当县、礼县和宕昌县开展特困供养人员集中供养方式方法试点,探索与当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特困供养人员集中供养模式,维护特困供养人员的基本生存权。保障特困供养人员的住房安全。在将特困供养人员危房纳入D级危房改造项目的同时,部分县区还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为无安全住房的特困供养人员帮助新建了安全住房,解决了他们的住房问题。灾害应急救助能力不断提高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陇南市始终把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作为重中之重。2015年1月12日凌晨1:00左右,武都区洛塘镇宁杏沟村村民张维福房屋发生火灾。灾情发生后,村委会带领村应急抢险救灾工作队马上进行扑救,并汇报洛塘镇党委、政府。接到通知后,洛塘镇党委、政府立即组织干部群众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救灾,紧急疏散老人、儿童,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并转移部分财产,尽可能减少损失。同时,将火灾情况及时报告区民政局。民政工作人员不辞辛劳、连夜奔赴现场核查灾情。经统计,此次火灾造成张维福3间土木结构房屋被烧毁,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民政部门充分发挥临时生活救助托底线、救急难作用。在火灾发生的当天,对受灾群众实施了善后安抚救助,为受灾农户张维福救助了4000元,并对其家庭成员进行心理疏导,给予精神慰藉,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社会救助开创新路径为突出创新民政意识,强化智慧民政建设,健全完善社会救助服务功能,有力推动各项社会救助精准实施和均衡发展。陇南市下发了《陇南市社会救助“四项突破”创新工作安排意见》,在全市开展社会救助“四项突破”创新工作(即在“救急难”工作机制建设、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医疗救助和民政信息化建设等四个方面努力实现创新与突破),在康县开展全国“救急难”试点,探索建立高效、快速、便捷的“救急难”工作机制和绿色通道。康县在完善“救急难”工作机制,建立“救急难”基金的基础上,重点在“救急难”及时发现机制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研发了电脑手机实时联网互通的康县“救急难”系统,实现了“救急难”网上受理、网上审批功能,不论是谁发现需要救助的对象,一拨打12349救助热线,民政部门第一时间受理,按照既定方案,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及时响应,快速救助。康县试点在全省率先创建了及时发现、快速响应、精准救助的“救急难”模式。同时,通过建立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解决困难群众看病难的问题;通过开展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方式方法试点,探索与当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模式、维护特困人员的基本生存权;通过实施民政信息化建设,实现各项民政信息数据快速查询和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自动核对,推动各项社会救助政策精准有效实施,救助对象精准认定。让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全市各级政府及民政部门从解决困难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大力推进社会救助各项工作,把握民生脉动,夯实民生底线,为困难群众撑起了民生“保护伞”。

新闻推荐

“机器人竞赛”放飞梦想 陇南市一中学生连创佳绩

本报讯(记者王艳)近日,陇南市一中喜事连连,继第17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甘肃赛区)收获大奖后,在第二届西北地区青少年机器人联赛中再创佳绩。4月7日至9日,甘肃省第3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第17届中国...

成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