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小油茶见证时代大变迁

广西日报 2020-12-03 08:40 大字

陈尤英

近日,笔者随扶贫干部回访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同乐村的脱贫户石玉明。

初冬时节,小山村仍然暖意洋洋。

石玉明家位于村尾,是一栋洋气的四层楼房,门上“乔迁之喜”四个红字清晰可见。一楼是茶叶加工厂,淡淡的茶香弥漫着,金黄色的茶毫似乎在诉说上个制茶季的繁忙。

二楼是厨房和客厅,油茶香味扑鼻而来。石玉明的母亲娴熟地做着汤圆。一捏、一搓、一揉,“当”的一声,珍珠般的汤圆掉进盆里。窗外,水田明如镜,茶山黛色青。

灶台一尘不染。石玉明的妻子忙着打油茶。晶莹剔透的汤圆倒进热气腾腾的锅中,瞬间就变成金黄色,在油茶中欢快地翻腾。

“液化气快没了!”

“我马上打电话叫人送。”

“跟城里的生活没两样。”石玉明自豪地说,他家各类家用电器都有。

桌上,除了常规的油茶佐料,还有酸鱼、酸肉和两大盆时蔬。

在侗乡,一日三餐离不了油茶。“从前干活再累,热油茶泡白米饭下肚,就浑身有劲!”石玉明谈起年少时说,当时的茶叶质量很差,有就不错了。

后来,他靠加工茶叶富起来了,油茶内容随之丰富,荤菜摆上日常餐桌,茶叶更是挑选最好的。

然而2015年,他肝硬化住院,花光了积蓄。

“晚上抱着他,轻飘飘的像个小孩。我一夜没敢合眼,生怕醒来他就走了。”石玉明的妻子回忆,“他醒来后第一句话竟然是想喝油茶。”

治病一年多里,茶厂停摆,餐桌上很长一段时间没见油茶的身影。

村里把他家纳入贫困户,三江供电公司开展对口帮扶。扶贫干部鼓励他重新创业,通过消费扶贫帮助他销售茶叶和油茶。石玉明重新站了起来,如今每年茶叶加工收入10多万元。后又修了新房,2019年脱贫摘帽。

在同乐村,供电部门帮扶完成了农网改造,新建了一台公变,动力电到了石玉明家门口。供电部门还帮他把工厂搬进新房,茶油加工由土榨升级为电动,并享受到农业生产电价和一般工商业降电价双重优惠。

“准备买两辆车,皮卡运货,小车旅游。”石玉明的妻子喝着油茶说。油茶先涩后甜,回甘浓郁,这正是生活的味道。

采访手记:驻同乐村第一书记杨神敏将茶园称为“绿色银行”,全村有茶园5000多亩,茶业加工厂50多家,2019年整村脱贫出列,313户贫困户1342人脱贫摘帽。同乐苗族乡乡长胡昌学表示,将从提升品质、提高附加值和加大品牌建设三个方面把全乡茶叶产业推上一个新台阶。

新闻推荐

联动擂战鼓 决战落重锤

(上接一版)“市轨道集团突击队帮我们解决了土地流转经费问题,发展起木耳种植!”三江县同乐苗族乡归亚村脱贫致富带头人涂飞说...

三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三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