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把火”点燃群众致富梦 记三江县良口乡南寨村党总支书记欧学兵

柳州日报 2019-10-30 09:43 大字

欧学兵入户做扶贫工作。(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五年前,欧学兵当上了三江侗族自治县良口乡南寨村干部。那时的村委人心涣散,村民贫穷落后,他着手在村里烧起了“三把火”:改变村容村貌,整顿党员干部队伍,发展产业脱贫致富,让南寨村村民人均收入从过去的2300元增加到了3700元,并于2018年整村脱贫摘帽。“当上党总支书记是意外,脱贫成绩也来之不易。”10月28日,三江县良口乡南寨村党总支书记欧学兵说。

没当村党总支书记前,欧学兵只是一名普通的卡车司机,2014年村委主任职位空缺后,欧学兵被村民投票选为村委主任。新官上任三把火,欧学兵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村屯建设上。“别的不说,村里的生活条件太差了,苍蝇蚊子整天在耳边嗡嗡响,屋前屋后全是臭水沟,回一次家还得选着路走,所以清洁乡村是当时群众最迫切的需要。”欧学兵说。

“面子”都弄不好,何来发展?于是,欧学兵积极组织人马,拿着卷尺、笔、本子走街串巷,测量路面、水沟宽高,测算硬化材料所需的量,并将所有信息整理成册,写成详细汇报材料递交给上级部门。而不怕磨破嘴皮子,跑断腿的欧学兵最后又硬从乡里“说”回了近10万元的建设资金和200多盏路灯。“才一个月的时间,村里的巷道、门前屋后就全部硬化完成,到哪都是干干净净。”村民韦永红开心地说,并且自从村里有了路灯后,晚上再也不用拿着电筒、手机照明了,有空还可以去村里跳广场舞。

欧学兵的第一把火不仅“烧”出了南寨村的新风貌,还“烧”出了群众的期望。他成为群众的“贴心人”,2017年被党员们高票推选为南寨村党总支书记。“送钱送物,也比不上‘捡’了个好书记哩。”党员吴家彬谈起欧学兵时满脸笑意,并频频竖起大拇指。原来,他这一烧更“烧”出了一支有拼劲、会干事的党支部。“一个诸葛亮抵不过三个臭皮匠,要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党员们得个个都是‘领头雁’,才能治理、建设乡村有底气。”欧学兵说。

这第二把火很快“烧”到了整顿党员干部上,欧学兵一边选配能力强、素质高的同志进入村班子,组成强有力的攻坚队伍,一边认真开展“三会一课”,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党课等,使南寨村的52名党员深刻了解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主动融入创建特色产业品牌和精准脱贫工作中。其中,以杨玉芝为代表的三名党员在脱贫工作中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成立了裕华红香糯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途径。目前,红香糯年产值已超百万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200元。

而2018年对欧学兵来说是攻坚克难的一年。这一年南寨村要实现整村脱贫摘帽,村民收入、住房条件等硬性指标均要达标,为完成脱贫任务,提高经济效益,欧学兵的第三把火“烧”到了发展产业上。经过实地走访、邀请专家考察等,欧学兵决定深化稻田养鱼产业,鼓励村民种植再生稻,推广“再生稻+鱼+螺”为主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并致力将再生稻产业覆盖100%的贫困户。

“就在忙得焦头烂额时,妻子身体出了问题,被检查出小肠肿瘤破裂,到医院检查的时候,小肠已流了大量的血。”每每想起当时的情况,欧学兵都不寒而栗。从此,家庭、工作两头都要顾的欧学兵经常是早上在地里指导农户如何稻田养鱼,中午开班子会议讨论解决发展产业难题,下午做村民危房改造的思想工作,晚上则去三江县的医院里照顾生病的妻子。

“一刻都不敢怠慢,生怕辜负了百姓的期待。”欧学兵笑着说,好在妻子身体恢复不错,全国稻鱼综合种养产业扶贫现场观摩活动也最终在县里成功举办,稻田养鱼产业不仅获得了群众认可,还效益明显,仅再生稻的生谷子就能卖到每公斤3.6元。

本报记者 覃珩

新闻推荐

茶叶铺就致富路

滚亿忠“进入秋季跟以往相比少了很多,一天大概能做成25公斤红茶。”在三江侗族自治县洋溪乡高露村国宏茶叶专业合作社,潘建...

三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三江侗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