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铺就致富路 洋溪乡高露村致富带头人潘建国的故事

柳州日报 2019-10-21 10:11 大字

称茶叶、倒茶叶、记账付钱……在三江侗族自治县洋溪乡高露村国宏茶叶专业合作社,潘建国忙个不停。

“进入秋季跟以往比少了很多,大概能做成25公斤红茶。”站在加工红茶的萎凋槽旁,潘建国边摊开茶青边说,以往一天都能收到350公斤左右的茶青。潘建国是高露村的贫困户,同时也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2016年潘建国一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劳动力2人,家里种植茶叶10多亩。夫妇俩起早摸黑,管护茶叶、采摘茶叶,10多亩的茶叶地,收入7万多元,让他家摘掉了贫困的帽子,2016年底顺利脱贫。

脱贫后,潘建国不再满足于摘茶叶、卖茶青,决定改变思路。2017年,潘建国开始从事茶叶加工,开启创业之路。购买揉捻机2台,装配萎凋槽3道,购入茶叶烘干机1台,一共投入资金20多万元。“2017年,我做的红茶,大概亏了10万元!”每当潘建国回忆着当时的场景,他唏嘘不已。

创业不能半途而废。2018年5月,潘建国和第一书记马强去了八江镇布央村一趟。“去布央,我向那里的专家咨询种茶、做茶的技术,收获不小!”回来后,潘建国首先对自家茶叶地的品种进行了调整,生产恢复正常。在潘建国的带动下,70多户农户也对自家的茶叶品种进行调整,其中贫困户30户,总面积达500多亩,每月可为贫困户增收1000多元。

今年6月底,在国家移民管理局的联系下,潘建国一行50人到福建武夷山市学习红茶制作,不断提高自己生产茶叶的技术。

“下一步,打算在三江南站租一个门面,将高露红茶从三江卖向全国各地!”潘建国说着自己的打算,要打造“生产+销售”的产业链,增加收入,带领乡亲们致富脱贫。

本报通讯员滚亿忠

新闻推荐

广西开行2趟至内蒙古旅游专列

本报讯(记者黎兆齐通讯员刘知临韦翊)金秋10月,正值内蒙古额济纳胡杨林观赏旺季。昨日,记者获悉,广西铁路部门10月10日、11日开...

三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三江侗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