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韶芬:甘做民间文化的守望者
▲苏韶芬(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张弘
苏韶芬,笔名舒茵、小抒。198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研究馆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七届理事。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七届、第八届副主席,桂林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有文艺作品荣获第三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中国第二届曲艺节牡丹奖、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原文化部授予其“群文之星”称号,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其广西德艺双馨民间文艺家称号,桂林市授予其“文艺成就奖”。
采风根深方能得乐
读大四时,苏韶芬与同窗一起跟随叶春生先生去粤西采风,一路上,先生与各位被访者交朋友,结友谊,采风路上洋溢着文化的温暖。先生采风时对民间文化遗产深入细致地淘金般地挖掘,那言语、那方法也深深影响着那时的她。古人云“学力根深方蒂固”,先生以言行告诉她们“采风根深方能得乐”。
作为“文革”后恢复高考的重点大学毕业的文科生,毕业后,她一走出校门就加入了保护民间文化的行列。或许这是与民间文化与生俱来的约定,是地缘的文化渊源使她从珠江流域的另一河流来到了漓江边,非常幸运地刚到桂林市群众艺术馆就被安排在民间艺术研究室,就在专心于挖掘桂林曲艺艺术遗产的何红玉老师带领下进行广西文场的收集和民间文化的研究。因为不是桂林人,一开始她听不懂、不会说桂林话。何老师说搞桂林民间艺术收集、整理、研究,语言关得过,何老师鼓励她大胆说、认真听,还把记录的任务交给她。压力就是动力。一个星期过去,她就能做民间艺人座谈会的记录和录音整理了。当时的文场老艺人有许多是盲艺人,他们演唱的文场传统曲目旋律优美、婉转细腻,有些曲牌极具古典曲韵,仿佛是元曲南词、明清俗曲从文学史上生动地在眼前呈现,给她带来了惊讶和兴奋,打开了一个认识桂林文化的窗口。她当时就想,桂林的地方艺术真是根深叶茂啊,够自己学一辈子的了。
1983年7月,全国民间文学、民俗学的学科建设方兴未艾,面向全国举办民间文学民俗学培训班,广西民间文学研究会(后改称“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推荐她去参加,馆领导非常支持,克服了经费紧张的困难给她去参加为期近一个月的学习。
学习期间,钟敬文、费孝通、杨堃、马寿彝、张紫晨、乌丙安等著名教授讲授了民间文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为学员们打开了学术视野,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员进行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的信心。1983年9月到市文联漓江杂志社(后改为《南方文学》)任编辑后,她也没有停下民间文化田野调查的脚步。1986年,她作为中国芬兰联合考察广西三江侗族文化的考察队队员跟随专家教授们在侗寨采风,学习了许多田野考察的方法。自那以后,她走向民间文化更加广阔的田野,撰写出一批论文,多次参加全国性的民俗学学术研讨会,加入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俗学会。在自治区民协的老领导蓝鸿恩、农冠品、过伟等专家及市文联郭其中、余国琨、刘英等老领导的关怀和鼓励下,她扎根于民间文化研究的沃土,一直坚守至今。
在几十年的采风路上,她到过壮乡苗寨,到过桂北的许多村落,深深体会到民间文化浩如烟海,民间淳朴的民风使她受益良多。
采风中,到了龙脊“走进木楼就是客”,壮家人会捧出水酒请你喝;只要你是来向他们了解当地的民俗事象、民间传说和山歌,他们会汇聚在你的身边与你无话不谈;当你“以歌引歌”时他们会报以真诚的掌声。有一次在龙脊金坑小寨,瑶胞们一步一歌地将她们一行送到山脚的路上,那份情感叫人难忘。在采风路上,她向山歌手学会了资源的尼那尼、临桂的贺喜堂、桂林的龙船歌、还大愿的贺神歌、恭城观音水滨村的瑶歌。民间有采之不竭的宝藏,到民间采风,以此为乐,就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送给理事们的话语:“这是你为中华文化大厦添加的坚实的砖,它透彻又纯净,好比你赤诚的心”。
张开“民俗的想象”的翅膀
黄伟林教授在30年前就苏韶芬的创作特色写过一篇评论《民俗的想象》,当时苏韶芬在创作上“小荷才露尖尖角”,刊发在《青年文学》的组诗《南方风俗画》获得了广西首届青年文学奖作品奖。黄教授在评论中说:“20世纪是一个新学科层出不穷的时代,民俗学极受青睐。在人们眼里,做学问和写诗近乎水火不容,犹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苏韶芬或为例外,这位女诗人,还是一个民俗学者,她辛勤笔耕,除发表了200多首(篇)诗和散文、小说外,还发表了数篇分量不算轻的民间文学论文。或许恰恰是这分学者气质形成了苏韶芬甘于寂寞的诗创作状态。她的诗数量不算少了,却温柔敦厚,平和如一池静水,大概也是因为这门特殊的研究领域造就了她个性独特的诗创作境界,虽身居现代都市,却很少感应到喧哗、浮躁,很奇异地流溢出一分田园风味。如果说苏韶芬的诗真正是池静水,那么,沉淀在这池静水之下的,一定是那股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民俗精气。”
黄教授的这段话,似乎是对苏韶芬的文艺创作与民间文化研究的一个定向分析,至今读来也非常合乎苏韶芬的创作与研究历程。至今苏韶芬在全国省市报刊发表和在中央电视台、广西电视台演播的诗歌、散文、小说、歌词、小品、快板、曲艺节目唱词等作品已过千首(篇),独著、合著出版了十余种著作。数十件文艺作品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奖。问到她的创作体会,她说:“以一颗敬畏民间文化的心,张开民俗的想象的翅膀,就能看见美丽的图景。”这或许也是驻守在她心里的一道风景。
退而不休自得其乐
现在苏韶芬已退休,退休的她更是把精力放在保护传承地方文化之中。
为了撰写桂学课题《广西傩文化》,她走进深山里的瑶家观看傩面具、采集傩音乐,为看到一个古老的傩公傩母木雕像兴奋不已;在盘王节里,她每分每秒都在记录着这一古老的节日传统,腰鼓、摇铃、祖师杖成为她关注的“节日文物”;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审中她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常常为项目的申报做深入的调研。她为《桂林历史文化大典》撰写条目;为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桂林分会场撰写的歌词,得到了央视孙滨总导演的赞扬。作为主要撰稿人,她梳理桂林戏曲曲艺的历史沿革,分析各地对戏曲曲艺保护的现状,一有机会就向老艺术家学唱文场、渔鼓、彩调的唱段,了解各种地方艺术的特点,为《桂派戏曲曲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打下基础,也为此项目列入自治区文化生态保护区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今年和何红玉、苏俊敏联合申报的《文场戏》列入中国戏曲剧种全集,乐此不疲的花甲年华又迎来了新的挑战。
苏韶芬,就是这样一个“中华民间文化的守望者”。
新闻推荐
8月31日,两名工人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侗乡大道旁为房子更换并加固瓦片(见上图)。今年11月,三江将承办柳州市第二届旅游产...
三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三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