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传习一路歌 侗家女讲述侗族大歌传承故事

广西日报 2019-04-09 07:36 大字

吴春月(右三)和小姐妹在北京参加第十三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 吴春月和同伴们走进校园传唱侗族大歌。

吴春月(口述)梁旋云(整理)

■编者按吴春月,从“侗族大歌之乡”——三江侗族自治县梅林乡新民村中寨屯走来,把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侗族大歌唱出村寨、唱出三江、唱出广西、唱响全国。她一路传习一路歌,不但推广和普及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同时肩负着历代侗族大歌传承人的重托。出生于1986年的吴春月,成为目前三江侗族自治县最年轻的新生代侗族大歌传承人。本文为吴春月口述,梁旋云文字整理。

A家人教我唱大歌

我出生在广西“侗族大歌之乡”——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梅林乡新民村中寨屯。我们这个小村寨远离县城,位于美丽的溶江(也叫都柳江)河畔。

我父母年轻的时候,家乡还没有通公路,从村里到县城古宜镇差不多要坐一天的轮船。由于交通不便,我们村里的人很少出远门。可就是在这样一个贫穷、偏僻的小山村里,村民们却非常豁达而乐观。老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俗话是:饭养身,歌养心,唱歌和吃饭一样重要!村里的人们没有太多娱乐方式,农闲时都会聚集在寨子里的戏台前唱歌、学歌,自娱自乐。

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参加村里的歌会活动。在节日里,侗族男女歌队通常坐在鼓楼或围坐在火塘边对唱,用歌来表达感情,赞美大自然。

举行歌会,仿佛比过年还要隆重,妈妈会拿出压箱底的新衣(侗装),把全家人装扮得喜气洋洋,然后大家一起来到寨中的鼓楼坪。

参加歌会活动,全村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的盛装。唱侗族大歌的场面很是壮观,大家从前到后依次站立:孩子们站在最前排,然后是“腊勉”(侗语:年轻姑娘),再到“腊汉”(侗语:年轻男子),然后按年纪大小往后排队,排数不论,看场地大小和人数多少。歌会人多的时候会有两三百人,众人放声高歌,声音洪亮,响彻云霄。接下来,大家还要跳多耶舞。多耶是侗族边唱边跳的一种集体舞,由一人领唱众人合唱,参与的人数越多越好,大家不分男女老幼,不分远近亲疏,不分贫富贵贱,手牵着手围成圆圈,歌声不断,舞步不停。整个寨子热闹非凡,节日氛围非常浓郁。

我的父母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他们喜欢唱侗族大歌,是我们村寨“月也”队伍里唱侗族大歌必不可少的成员,几乎每年春节都要去别的村“月也”(指侗族村寨之间集体做客),或者在别的村来我们村“月也”时唱歌。“月也”,是侗族民间文化的交流活动,交流的方式以唱侗戏和唱侗族大歌或者对唱情歌为主。我小时候最高兴的是,每当我们村去别的村寨“月也”,都会抬着整头的大肥猪回来——是去“月也”的村寨送的,然后全村老老少少在鼓楼坪上聚餐。看着村民纷纷给父母敬酒,小小的我心中产生了无比羡慕之情,渴望自己能够像父母一样唱好侗族大歌,给家里争光。

唱歌是快乐的,贫困却让小小的我满是忧愁。由于家贫,我读完初中后家里就无力再供我上学了。2002年,我15岁,拜了我的叔母吴探花(“侗族大歌”区级传承人)为师,开始系统地学习侗族大歌。她既是师傅又是叔母,对我的要求更为严格。她一般是晚上或者下雨天教我唱大歌。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侗族大歌靠口传心授世代传承下来。侗族大歌的歌词大都是古老的侗话,比喻深奥,很多我都听不懂。侗族大歌的种类很多,按民间分类可以分为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戏曲大歌等。我师傅不识字,但她记性非常好,歌全装在脑子里。每当我遇到不懂的地方,师傅就耐心地给我讲解。

一次,我跟着师傅学《高山歌》。这首歌太难学了,不但歌词深奥,音调还特别高,还要求咬音准确。当我遇到困难不想学的时候,师傅就和我说:“春月啊,我们家世代传承侗族大歌,不能让它断在你们这一代啊!不管多难多苦,你一定要把它学会啊!我这一肚子的歌就交给你了,你要接好了,再把它好好传下去!”

而我呢,也许是有一定的唱歌天赋吧,跟随师傅学习两年下来,我的进步很大,会唱的侗族大歌有《闹堂歌》《松鼠歌》《蝉歌》《高山歌》《撒网歌》等50多首,在村子里已崭露头角。

B大歌唱到北京去

2004年,我和村里的几位姐妹来到柳州市龙潭公园打工,在公园里的民族村为游客表演侗族大歌,于是我有了展示自己特长的舞台。

2006年,我生下第一个孩子后就不出去打工了。在家带孩子的时候,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和寨上的姐妹们一起学歌、唱歌,那真是一段快乐的时光。

到孩子一岁多的时候,爱人去深圳打工了,我带着孩子也去了深圳。虽然大城市里的一切是那么令人新奇,但我心里始终牵挂着那生我养我的小村寨。没人一起唱侗族大歌的日子好难过啊!

到深圳几个月后,三江的石彦辉老师突然打电话给我,说他们打算组织一个大歌队备战第十三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问我参不参加。这么好的机会我能放过吗?

2008年,我和我的侗族姐妹们组成的“三江组合”一路过关斩将,把侗族大歌唱到了北京,让全国人民都听到了我们原生态的侗族音乐。记得我们当时是多么激动和自豪啊,那种感觉真是太美妙了!

我们来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原中央电视台),登上了第十三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舞台。我上台的第一感觉是,这个舞台真大,至少有我们村戏台的5倍大!我突然觉得自己好渺小,有些紧张起来。但是,主持人董卿亲切的笑容和温馨的话语给了我信心。我不太记得当时她说了什么,只记得她就像一位平易近人的大姐一样用温暖消融了我的胆怯。这次我们在北京总共待了一个月,进行了三次比赛。虽然最终没有获奖,但是我们“三江组合”是广西几个代表队中唯一进入全国20强的一支队伍,我们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比赛结束后,电视台还采访了我,向全国观众介绍了我,介绍了我们的侗族大歌。

比赛结束回到家乡,家人及村里的乡亲们像迎接功臣一样到村口迎接我和一起去北京参赛的吴培茹。那时我才知道,我们参加的三场比赛,全村人都看电视直播了,对我们的表演大加赞赏。

接下来的2010年,我和姐妹们被邀请到上海演唱侗族大歌。这也是我人生中十分值得回忆的一次经历,因为这一次我们是飞去上海的,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坐飞机。当飞机升上蓝天时,我的心仿佛随着飞机越飞越高。

去过北京、上海表演之后,凡是有登台演唱侗族大歌的机会我都不放过,不管是县里、市里、区里或者省外我都去。

C文化传承在路上

几年前,为了孩子有一个好一点的教育环境,我们举家迁到三江县城。因为我们村也有不少乡亲在县城定居创业,我们就组成了一个侗族大歌队,叫“新民组合”。伙伴们白天忙着自己的生意,晚上就聚在一起唱侗族大歌。每一次县里举办文艺活动都少不了我们“新民组合”的参与。慢慢地,我们这支侗族大歌队就小有名气了,同时我们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2015年,我们与县文化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中心组队排练的侗族大歌《知了叫碎妹的心》,代表柳州市参加第四届全区基层群众文艺会演,获得声乐类一等奖。同年,我有机会奔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参加首届全国优秀少数民族声乐作品展演。也是这一年的11月,以侗族大歌为代表的多彩非遗乐章全景展演《木楼歌海多耶情》在上海梅陇文化馆拉开帷幕。我站在闪亮的舞台上,身穿美丽的侗族服饰,和伙伴们把三江侗族原生态的《蝉之歌》《撒网歌》《琵琶歌》奉献给上海的观众。

2015年,我被评为“侗族大歌”三江侗族自治县级代表性传承人。2016年,我又被评为“侗族大歌”柳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现在,我被聘请为柳州市群众艺术馆、三江文化馆侗族大歌免费培训班的授课教师,为三江侗族自治县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人员、街道(社区)群众、中小学生传授侗族大歌。我们先后举办了18期培训班,培训学员1200人次。我们还走进中小学,开展“一校一品”特色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目前这一活动已经普及全县20多所学校,吸引了上千名学生参加侗族大歌兴趣班。

我获得了一系列荣誉,正是这些荣誉让我有更多的机会到各种大舞台去展示自己的才艺。通过走出去,我开阔了视野,不仅看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也认识了许多文艺界的老师,他们给予我帮助,并引领着我努力向前;我也认识了各个少数民族的朋友,知道全国各个少数民族都有像侗族大歌一样精彩的传统文化,这也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重任,坚定了要把侗族大歌学好、唱好并传播出去的决心。

在我的影响下,我12岁的儿子和5岁的女儿也喜欢上了侗族大歌,我希望他们能把侗族大歌传承下去,把侗族文化发扬光大。

在大歌传承上,我近期的计划已经列好:2019年1月至3月,和侗族歌师学习收集传统侗族大歌曲谱;2019年4月至6月,进校园传唱侗族大歌;2019年7月至9月,参加侗族大歌进社区活动;2019年10月至12月,参加侗族大歌成就展巡演活动。

同时,我希望三江县城能有一个专门进行侗族大歌表演的场所,让侗族大歌爱好者有一个展示才艺的舞台;同时让来到三江的游客都能听到侗族大歌优美的旋律,使之传播更远,走向世界。

(本文配图为吴春月提供)

新闻推荐

为贫困户找准脱贫路

本报记者谌贻照通讯员吴练勋3月29日,在三江侗族自治县斗江镇扶平村大宅屯食用菌基地,村党支部书记梁永胜和爱人黄海花,一大...

三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三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