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人才建设 打造“职业茶农”

柳州日报 2019-01-16 10:01 大字

经过多年经营,近年来,柳州出产的茶叶在国内影响力逐渐扩大。如何壮大柳州茶叶产业,培育一批传授技术、躬耕茶园的农科员是市政协委员、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张征最为关注的问题。他建议,柳州市应该加大村级茶叶农科员培育力度,打造“职业茶农”。

“柳州种植茶叶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像三江春茶、融水元宝山绿茶的味道口感完全不输给龙井、铁观音、碧螺春等茶叶。但由于产值低、专业技术传授人员少,制约了柳州茶叶的发展。”张征表示,柳州的茶叶产业主要分布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和融水苗族自治县这两个贫困县,其中有6.6万名贫困人口在从事种茶采茶工作,发展茶叶产业对山区脱贫致富起重要作用。“2018年全市共生产1.5万吨干茶,但毛茶的产值仅有15.78亿元,而且全市各县区茶学专业技术人员仅有40余人。这样平摊下来,平均一名茶学专员要指导5500名茶农,这与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很不协调。”张征说。

对于如何破除柳州茶产业遇到的发展瓶颈,张征认为,培育一批茶叶人才很有必要。“首先市、县政府在各乡镇种茶的农户中,培育出‘村民茶叶农科员’和‘职业茶农’,由茶叶技术专家统一培训、指导;其次要通过市县财政给予村级农科员补贴,让人才留得住,并制定一套茶产业农科员职责和考核办法,这样才能规范和完善茶叶产业链源头技术人员建设,从而将柳州茶故事讲述好、传承好,让柳州茶叶名扬四海。”

本报记者 阎翔

新闻推荐

柳州市卫生计生工作绩效亮点展示之一 铺就健康之路 建设健康柳州

市中医医院东院建成投入使用开篇语岁末年初,又到了盘点一年工作成效和亮点的节点。作为民生关注重头的柳州市卫生计生事业...

三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江侗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