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建设的“三江模式”

柳州日报 2018-11-24 11:48 大字

为破解县乡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广西柳州市成功地探索出一条医联体建设的“三江模式”。

三江县中医医院“逆袭”背后

2015年,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搬迁新址后陷入了困境,债务压力不断加大,医院业务收入又持续下滑,医院管理能力不足,骨干人才流失,全院职工士气低落,纪律松散,看不到希望。

为使该医院走出困境,三江县委、县政府积极寻求上级部门的支持,柳州市委考虑到三江县是国家级的贫困县,把这一“脱困”任务交给了市三甲医院柳州市中医医院。

2016年柳州市中医医院“接管”三江县中医医院后,经过实地调查,提出了“五个不变、三权转换”创新思路,与该院结成了中医紧密型医联体。

“五个不变、三权转换”即保持医联体医院隶属关系、人员身份、资产归属、原有债权债务关系、单位性质不变,将领导班子调整建议权、人事管理权、中层干部任免权转归为由柳州市中医医院托管。

开展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后,三江县中医医院在制度、技术、服务上实现了与柳州市中医医院有机融合。“我们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将柳州北部贫困县一个清冷的小医院,培育成当地数一数二的中医医院。与三江县交界其他省份的老百姓也纷纷来三江中医医院就医。”柳州市中医医党委副书记郑和良说。

2017年,三江县中医医院门诊人次较上一年增长9.68%,住院人次增长40.6%,住院手术量增长76.64%,医院业务收入增长90%;填补了多项新技术运用的空白,新开展中医治疗40多项,微创手术量增长144.44%;该院职工满意度从20%提升至98%。高级职称医务人员由1人增加至3人,临床医生从54人增加至68人;中药使用率从20%提高至70%。

“三江模式”提升了患者就医获得感

柳州市中医医院成功“接管”三江县中医医医院后,将“三江模式”陆续推广延伸到鹿寨县中医医院、柳城县中医医院、河池市罗城县中医医院。迄今为止,柳州市中医医院共有紧密型医联体3家、半紧密型医联体1家,治未病专科联盟1个,“三江模式”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肯定。

如今“三江模式”已在柳州市“遍地开花”。柳州市卫计委副主任肖波介绍,截至目前,柳州市共有9家三级医院,18家县级医院,93家乡镇卫生院、3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家民营医院参与了多种模式的医联体建设。其中,市属5家三级医疗机构已与县级医院组建11对紧密型医联体,成效明显,实现三二医联体贫困县全覆盖;15家县级医院与55家乡镇卫生院开展了医共体建设,紧密型的达到13对;组建了4个特色专科联盟;建立了5家远程医疗中心,覆盖全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

截至2018年6月,柳州各医联体牵头医院下派专家共计520人次,县级医院上派进修人员共计544人次。2018年与2015年相比,县级医院医务人员净增长777名,副高职称增加105人。县级医院共开展新技术279项,增加新诊疗科目38个。2018年1-6月,县级医院门急诊人次同比增长5.8%,出院人次同比增长13.8%,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手术量同比增长8.7%,微创手术、腔镜手术成为县级医院常规手术。

“开展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广大百姓是这场改革最大的受益者。”柳州市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郑和良说。

(据11月19日《中国经济时报》)

新闻推荐

确保高质量脱贫摘帽

“丹洲贫困户总共有多少户?今年有多少预脱贫户?预脱贫户里有多少是易安户?”在丹洲镇红路村村委,县领导详细问到。连日来,三江...

三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江侗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