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作为有担当 多措并举解难题 市国土局全面做好国土工作,助力柳州市经济社会建设

柳州晚报 2018-11-13 11:33 大字

三江县高秀村给柳州市国土资源局赠送锦旗市国土资源局党组赴三江县开展扶贫调研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在全区率先推出人脸识别自助查档服务系统土地整治成果鹅山危岩二期地质灾害治理

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及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的领导下,市国土局扎实推进工作,全面履行职责,强化服务意识与责任担当,从“耕地保护、用地保障、不动产登记、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下功夫,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着力解决群众办事堵点难点,有效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为柳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耕地保护落实到位

促进粮食产能提高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确保耕地的数量和质量。今年以来,市国土局积极落实耕地“先补后占、占一补一”政策,有效确保了补充耕地的数量质量双双到位。

据统计,“十三五”以来,柳州市已完成新增耕地验收确认5836公顷,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的31%。不仅如此,柳州市通过建立市级补充耕地指标交易平台,有效解决了各县区指标不平衡问题。在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整县推进土地整治一期、二期项目总投资12.82亿元,已建成高标准农田79.8万亩;整县三期总投资2.46亿元,拟建成高标准农田15.15万亩。项目实施范围内的耕地平均质量有效提高,从而促进了粮食产能的提高。

在推进耕地建设性保护中,市国土局着力提升耕地质量和产能,通过对耕地实施提质改造工程,实现了耕地质量提升。2018年全市耕地提质改造项目实施总面积1364公顷,预计新增水田面积1223公顷。此外,通过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耕作层实施表土剥离工作来落实耕地质量建设,今年已完成剥离面积46.8公顷,剥离土方量10.64万立方米。

用地调控及土地供应到位

有效缓解了用地矛盾

随着城市的发展,一座座建筑拔地而起,城市面貌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这些项目的顺利落成得益于及时的用地保障,有了足够的建设空间,才会有完美的建设答卷。

今年以来,市国土局全力做好土地供应工作,截至10月底,全市供应各类建设用地34352亩,为各项重点工程、民生工程、保障性住房的用地提供了保障。

针对柳州市推出的经营性用地出现溢价率过高的问题,市国土局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采取“五限”的形式(即限房价、限套型、限销售内容、限产权转让、限销售对象),先后挂牌出让了四宗住宅用地,总面积为576亩,有效促进柳州市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对低效用地采取再开发的方式进行开发,从而有效盘活了存量建设用地。如对原电化厂、原利达化工厂等旧厂区土地进行二次开发,盘活存量土地,有效缓解了用地矛盾。

不动产登记堵点难点解决到位

实实在在方便了企业和群众

在市国土局的指导下,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多措并举,不断优化登记环节,创新渠道。今年以来,不动产登记实现了再提速,更便民。

目前已实现实体企业的首次登记、转移登记5个工作日完成,分别提速75%、67%;工业企业抵押登记压缩至3个工作日,异议登记、查封登记、抵押注销均实现即办即结。不动产登记业务受理数量从原来每人每天40件提升至目前的100多件,效率提高250%以上,实现3个工作日内完成不限量的批量受理。

为了让市民在查档时更加快捷,今年4月份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服务大厅开设了自助查档服务,通过人脸识别自助查询登记信息;自9月1日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启动邮政快递送证到家服务,实现不动产登记只跑一次。此外,柳州市不仅在全区率先实施不动产继承查验工作,查验时限还从原来的3个月压缩到20个工作日。

让信息多跑路,老百姓就能少跑腿。市国土局充分利用“互联网+”推动不动产登记。目前,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与13家银行、市地税局、市公积金中心、市交易所、法院、公安正式搭建专网,单位间通过“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查询系统”实现数据实时互通;利用市不动产中心微信公众号,实现微信预约排队、微信办理进度查询、微信缴费等一系列网上自助服务,实实在在方便了企业和群众。

地质灾害防治到位 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有保障

汛期是地质灾害易发季节。为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市国土局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巡查工作,共组织523组次、1712人参加巡查排查工作,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994个和易发区3116个。成功应对24起突发地质灾害并成功避险1起地质灾害,避免46人伤亡。

今年市国土局大力推进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建设,共投资3663万元对龙泉山、蟠龙山、横漏山、雒容狮子岭、都乐公园、市第二看守所等6个危岩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保护人口4万人。

在矿山治理方面,今年共投资6500万元开展扛山、楼梯山、吴家山等3个废弃采石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完成秀山小区、鹿寨县响水铁矿三期等破损山体修复治理项目实施和验收,山体修复绿化山体面积20万平方米。

矿产资源开发监管到位

露天采石场大幅减少

今年以来,在矿产资源开发上,市国土局优化砂石资源规划布局,调控全市砂石资源开采总量。柳州市先后出台实施了《柳州市砂石资源开发专项规划(2016-2020年)》和《柳州市生态保护区域全面退出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工作实施方案》,到2020年,全市建筑石料用露天采石场数量将由2015年的95家压缩到47家以内。

三江、融水、融安县将全面禁止新立矿业权,原有矿业权依法有序退出,彻底解决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为加快实现绿色矿山建设要求,柳州市对2016年-2017年露天采石场开展了专项整治,从而推动露天采石场的升级改造。

脱贫攻坚政策落实到位

拓宽资金来源助力脱贫项目建设

脱贫攻坚是当前第一要务。市国土局充分利用增减挂钩政策为贫困县脱贫找资金,为城镇化发展找空间,积极指导柳州市深度贫困县做好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工作,交易收益全部支持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建设,拓宽易地搬迁扶贫项目资金来源。

如“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产生增减挂钩节余指标91亩,已在自治区交易平台挂牌,产生的交易资金2738万元,将作为脱贫攻坚项目资金来源。“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等5个乡镇6个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已经产生了结余增减挂钩指标37亩,产生的交易资金也将作为脱贫攻坚项目资金来源,助力脱贫攻坚项目建设。

(李书厚 缪道香 欧君)

新闻推荐

重新站起来,走向致富路,踏上冠军台柳州残疾人在学习、工作、生活、康复等方面发生翻天覆地变化10万残疾人见证的蓬勃事业

夺得了乒乓球男双冠军的李柳民(右)与搭档领奖后合影。受访者供图今报记者石红星改革开放40年来,柳州市约10万残疾人共同见证...

三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三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