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寨“月也”助脱贫
又是一年“月也”时节,又是一年侗乡美。每两年一度的民俗特色,侗族传统活动“月也”在三江县独峒镇拉开帷幕……近日,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镇十多个村寨陆续举行两年一度的大型“月也”活动,数千名侗族同胞身穿民族盛装与邻村相互交流,通过举办百家宴、多耶、唱侗戏、吹芦笙、对山歌等活动,谈家乡产业发展,商田水分流,话脱贫致富秘诀……
文旅联姻助增收
“月也”是侗语,是民族村寨间集体做客的社会交往活动。独峒镇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距县城所在地38公里,是三江县人口最多的乡镇。该镇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以“柳州市十大美丽乡村之一的高定村”“国宝——岜团风雨桥”“侗天湖大塘坳”“林略梯田和风景林风光”和“干冲-千户侗寨景区”等为中心辐射周边村屯,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通过“金秋相聚岜团桥”和“侗族农民画文化艺术节”两节活动及原生态的侗族民俗活动“月也”吸引游客到独峒旅游,使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带动农村脱贫致富的新亮点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增长点。如今,该县在侗族传统活动“月也”的基础上鼓励群众举办吸引游客的传统节日,打造“节庆活动+旅游+贫困户”模式。高友村是柳州市“十大美丽乡村”“中国传统村落”和“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村有贫困户118户、515人。高友村党支部组织当地村民成立了农业旅游合作社,通过每年举办文化旅游节暨旅游扶贫农产品推介会等活动,带动贫困户脱贫。近年来,据不完全统计,全县通过旅游扶贫带动了1.2 万多名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传经送宝促脱贫
今年4月三江县八江镇布央茶叶产业成立30周年,在布央村举办周年经验文化交流庆典活动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活动,活动邀请湘、黔、桂等周边7个寨子上千名各族兄弟同胞到布央“月也”。以芦笙踩堂、千人游行、百家宴等节目忆苦思甜、冒雨狂欢,共同分享和交流种茶致富艰辛历程、产业经验和发展蓝图。布央村是三江茶产业的发源地,该村在县人民武装部和桂林茶科所等单位的共同扶持下,以星火燎原之势,从1988年拓荒种茶280亩发展到目前的3750亩标准化茶园,结合仙人山茶园特色产业,整合民族、扶贫、旅游、农业、国土等部门资源,先后投入项目资金313万元,建设布央戏台文化长廊,茶叶展示中心,活动场所硬化、旅游公厕、侗族图腾广场、飞山宫小广场、茶园步道等项目,把布央新村打造成为集生态农业、民族文化、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民族特色村寨。村民人均收入从1988年的150元飙升到2017年的1.5余万元,有力地打破了30年前“山高水远布央村,有女莫嫁布央郞”的贫穷魔咒,走上了农旅结合和文旅融合的致富之路,成为周边村寨纷纷登门拜访学习的先进典型。
打响“月月节”引客来
“从进寨门一直到吃百家宴,歌舞表演一个紧接一个,还品尝了那么多的菜,感受到独特的中国文化,回国后,我要将这些感受与国人一起分享。”今年4月,14个国家驻华外交使节在广西考察时慕名来到三江县,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伯哈内·加布雷-克里斯托夫深有体会地说。当时驻华外交使节来到三江县冠小屯百家宴传承基地,寨里的男女老少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吹着芦笙,唱着山歌,以侗族最隆重的礼节迎接来自外国的客人。使节们与侗族群众一起“月也”,对山歌、喝油茶、品尝百家宴、观看极具侗族特色的表演,深度领略了三江侗族浓郁的民族风情。近年来,该县通过每个月借节造势,将传统民俗“月也”集中展示,进一步打响“月月节” 品牌,推进文旅互融和农旅结合,吸引更多外地人到侗乡观光投资,从而助农增收,最终达到精准脱贫的目标。
本报通讯员龙晓琴
新闻推荐
北部地区昨狂风大作雨势猛烈 今明两天柳州市仍有强降雨 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做好防御避免发生灾害
○○记者李华晚报讯“市区的雨下得零星点点,貌似没有预报得那么大哦!”昨天,不少朋友@小记讨说法,开玩笑说:“雷声大,雨点小。”其实不然。此次过程,降雨系统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卖力“干活”,出现了大风...
三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三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