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这里就是我在中国的家 听留学生用汉语讲述对柳州的各种爱

柳州日报 2017-12-12 09:32 大字

各国留学生在一起交流学习中国文化。留学生们喜欢跟中国美女合影。留学生们用乒乓球做游戏,感受生活的乐趣。留学生们吃汤圆感到特别有味道。印尼留学生在中国传统节日里表演印尼特色节目。

“我爱你!”这是人们最常用的一句表达感情的话。可在不少国人嘴里,这三个字却是“爱你在心口难开”。12月6日晚,在柳州市举办的第一届留学生汉语演讲大赛上,来自美国、英国、匈牙利、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印度尼西亚、越南7个国家的38位留学生用他们的热情,几乎异口同声地说道:“我爱你——柳州”“我爱你——我的第二个家”。

1

跟家乡万隆一样漂亮

说起柳州,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留学生海安夏告诉人们,柳州跟他的家乡万隆一样漂亮。“柳州有很多美丽的风景,但最惊艳的是春天满城的紫荆花。整座城市弥漫在一片粉色的花海之中,美得让人窒息,就好像在画里一样。我们也常在周末爬马鞍山,在山顶俯瞰柳州,绿水环绕,特别是在傍晚华灯初上的时候,别提有多漂亮了!”

从最初的陌生到慢慢熟悉,来柳州已经一年的海安夏说,如今他已经爱上这座城市,并庆幸能够来这里学习,为柳州的一切感到自豪。“柳州就是我在中国的家,我爱我家!”

同样来自印尼的沙沙谈起柳州,如数家珍般讲出了柳侯公园、鱼峰公园、龙潭公园等的特色。周末的晚上,她喜欢到江边看音乐喷泉,五颜六色的灯光、变化的水柱,加上好听的音乐,让她心旷神怡。在柳州购物也很方便,柳州的东西物美价廉,她常去的是五星商业步行街和飞鹅路,也去万达、步步高等大商场,逛一天都逛不完。“在柳州生活真是太美好了,有山有水,购物方便,生活舒心。我要努力学好中文,更多地了解柳州的文化,将来把柳州的美介绍给我们国家的人。”

2

在柳州从不感到寂寞

柳州山好水好,更重要的是人好。“柳州人热情好客,充满爱心,不怕外国人,这是我爱这座城市的原因。”美籍赞比亚人马丁说,他感觉柳州就像他的家一样,在柳州从不感到寂寞,因为这里很容易交到朋友。

马丁的妻子珍利是匈牙利人,她表达了爱柳州的同样看法,柳州人都很友好、不排外。他们一家三口都来柳州,邻居对他们很好,如果儿子要到楼下玩,邻居会保护他,带他去安全的地方。柳州的朋友还会邀请他们到家做客或者去其他地方玩,在一起吃饭、聊天,很开心。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洪业对柳州人的印象更为深刻,他形容柳州人的性格好比柳州的辣椒一样“够爽”!

他说,刚来柳州时,由于汉语不好,在路上跟人打听去中国银行,他们沟通了好久,对方很有耐心,最后还把他送到了银行。分别的时候,对方跟他握手说:“兄弟,欢迎你来柳州!”

柳州人火辣辣的热情,让洪业十分感动,柳州女孩“辣妹子”印象更让他刻骨铭心。他说,柳州女孩吃螺蛳粉要加辣,打扮时髦身材火辣,说话做事又快又急风风火火,性格火辣。原来,爱柳州的洪业,爱上了柳州妹,有了一个柳州女朋友,怪不得了解柳州那么多。

3

忘不了第一次吃螺蛳粉的情景

螺蛳粉、螺蛳、汤圆、艾粑粑、豆腐花、臭豆腐……当你听到一个老外一口气说得出这些名称的时候,不要觉得奇怪。正是这些美食,使老外爱上了柳州。塔吉克斯坦的明浩,越南的阮清心、梁河庄,印尼的沙沙、沈土安等最直接地说,柳州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

沈土安说,他到柳州前曾上网查过,这是一座小城市,但来之后才发现,柳州一点也不小,城市很现代化,城市韵味很足。每次出门逛柳州,除了美景看不够外,就是想吃柳州美食,每次出去都觉得吃不够。

明浩说,他是2016年来柳州的,刚来的时候,不会说中文,不会用筷子吃饭,不能吃辣椒,现在全会了,还了解了很多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这些节日里吃的饺子、粽子、月饼等各种中国特色美食,味道棒极了。他这辈子都忘不了第一次吃螺蛳粉的情景,又辣又好吃,真是欲罢不能,用柳州话说就是“太爽了”!

来柳州3个多月的英国人马丁还在三江侗族自治县一个农民家里体验了杀鸡以及加工鸡肉的过程。在那里,他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杀鸡,而在他们的国家,他从来都不知道这些食物是经过怎样的处理才会出现在人们面前的。在那里他也体会到侗族人是怎么把鸡加工成美食的,他感觉很棒。

4

在这里爱上中国文化

“唱山歌哎……这边唱来那边和,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湾又多哦,湾又多。”

“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我今没有好茶饭呀,只有山歌敬亲人敬亲人。”

印尼的刘艳妮自称是刘三姐的妹妹,一开口便唱了两首柳州人非常熟悉的民歌。她说,她爱好唱歌,因为歌声能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她喜欢刘三姐,当年,刘三姐唱着山歌敬亲人,唱着山歌斗坏人,唱着山歌过日子,唱着山歌向明天。如今,唱山歌成为柳州人的一种文化,鱼峰山脚、柳江岸边,山歌不断,以歌会友,以歌传情,快乐幸福,无忧无虑。刘三姐是她学习的榜样,她要把“刘三姐”的歌声带回自己的国家。

同样是来自印尼的叶娜雅讲述了汉服与她的故事。她是2013年来柳州读书的。记得那年冬天,她在地下街逛街,突然面前走过一群像仙女又不是仙女、裙子长长的、头发长长的、衣服白白的人,她一直都不懂她们到底是什么人。过了一年,学校留学生参加了文庙的祭孔大典,她才知道,原来一年前看见的是汉服。也是从那天起,她被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吸引住了。自此,常常和汉服社的成员出去玩,学到了很多中国文化,包括茶艺、香道、古筝、葫芦丝、箜篌等。后来,逐渐地有很多留学生都跟着她一起学习,还常常到处演出。在2017年的春节,她把这些中国文化带回到自己的国家表演,受到了印尼人民的热烈欢迎。

日报记者 罗秋振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贫困户迁新居领贺礼

本报三江讯(记者/毛梓林)11月30日,三江侗族自治县的闻顺淑双喜临门,她不仅和家人从偏远的山区迁入县城新居,还免费领到了柳州市画家现场泼墨的一幅象征吉祥如意的牡丹图。当天,柳州市近百名文艺工作者...

三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三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