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上“存钱” 致富有方 ——三江发展竹木产业生态富民小记

广西日报 2017-08-16 10:23 大字

龚普康

三江侗族自治县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竹木产业。目前,该县毛竹林面积达16.7万亩,杉木林面积达114万亩,有竹木加工企业105家。漫山遍野的竹木,已成为侗乡百姓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长久以来,侗乡一直把“两茶一竹”当作生态富民工程的重要抓手,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激活了百姓造林的热情。同时,龙头企业还带动了产业的发展和林农增收。

8月15日,笔者走进位于古宜镇周坪片区的柳州林道轻型木结构制造有限公司,只见工人们正干得热火朝天。来自斗江镇周牙村的梁雪英告诉笔者:“我负责制拼板,公司包吃包住,月工资不低于3000元,在工作之余还可照顾家庭。”据了解,该公司年产值8000万元以上,长期为贫困户安排120余个就业岗位。该公司采取“公司+农户+能人”模式采购原材料,在偏远贫困村屯扶持当地能人建立半成品加工基地,将原木加工成板材后再运到公司,并通过“订单模式”直接向农户收购半成品,在节约运费成本的同时,又拓宽了农民的就业与增收渠道,带动了贫困户增收脱贫,激发了林农的种植热情,实现了公司不愁料、农户不愁销及林业不愁荒的三赢局面。

“种杉树就像在山上存钱。我家种了约3000株杉树,只需前3年铲草护理,15年后便可成林出售,到时即可一次性收入近30万元。”洋溪乡高露村村民郑光强告诉笔者,种杉树投入少、销路好、回报高,村民都很乐意种植。近年来,洋溪乡按照“两茶一木”的思路发展产业,全乡杉木种植面积达6.8万亩,已建成大型木材加工厂2家,种杉已成为当地百姓脱贫增收的重要产业。

而在高基瑶族乡,村民则热衷于种植毛竹。该乡桐叶板八屯村民蒙佳永告诉笔者:“我家现有竹林10亩,按每根均价10元计算,加上竹笋收入,每年有近5000元收入。”下一步,该县将进一步做好竹木文章,全力抓好林下养鸡、林下种植中草药等多元化种养工作,以实现“一林多种、一林多产、一林多收”。同时做强竹木深加工业,做优竹木品牌,拓宽竹木产品销路,向绿水青山要效益,让百姓钱袋鼓起来。

新闻推荐

我区受双台风外围环流影响 高温范围将缩减 桂东南降雨较大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阮萃)7月23日,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我区大部气温比22日(大暑)气温更高,海上的7号台风“洛克”和8号台风“桑卡”双双向广东和海南奔去。不过,受双台风的外围环流影响,未来3天,桂东南及沿海...

三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三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