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联动“通筋活络” 基层首诊不再难 柳州市中医医院“三一”医联体激活基层医疗纪实

南国今报 2020-07-07 13:56 大字

中医治疗在基层深受欢迎。(受访单位供图)

今报记者韦黎通讯员覃振管

老百姓就医难在哪?难在基层首诊难落实;基层首诊难在哪?难在基层医疗难发展。

在我国一、二、三级医院的等级划分体系中,一级医院集中了医改的大部分难点、堵点和痛点。为此,柳州市中医医院依托“三二”医联体建设的经验和优势,以“三一”医联体建设“补短板”,将优势医疗资源一竿子插到底,为“三二一”三级联动“通筋活络”,激活基层医疗。

1

将卫生院变成“三甲医院”

近年来,柳州市中医医院将“三二”医联体做成了全国标杆和样板,并着力从“三二”“二一”两级互动向“三二一”三级联动转变。

事实上,柳州市中医医院医联体建设也遇到了新的瓶颈——“三二”医联体风生水起,但“二一”医联体却差强人意。最直观的表现在于,基层医院本应该是患者日常看病的首选。但是患者为什么不去社区医院,而扎堆到大医院?或者,怕大医院花钱多,干脆在家熬到病重才去。

对此,该院院长易平认为,一级医院基础薄弱,老百姓信心不足,是基层首诊难的症结所在。因此,一级医院掉了链子,“三级联动转变”就会变成“联而不动”。而单纯依靠“二一”联动来带动一级医院发展,无异于让一个“困难户”去帮扶另一个“贫困户”,难有显著成效。

哪里最难,就从哪里找突破口。柳州市中医医院曾经在“二一”医联体建设有着显著成绩,于是柳北区政府主动找到该医院,想借助该医院医联体建设这只“有力的大手”,拉一把城区几个靠财政补贴度日的卫生院。

双方一拍即合。从2019年起,柳北区政府先后将黄村、石碑坪、白露三个卫生院交给柳州市中医医院托管。一场由三级医院直接对口一级医院,进而带动“三二一”三级联动的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试点工作拉开帷幕。

柳州市中医医院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确保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沉得下”、基层人才队伍“建得起”、基层疾病诊疗“接得住”。

为此,该医院挑选了三名基层医疗工作经验丰富、敢拼敢干的“闯将”担任卫生院的院长。同时下派专家常驻,将学科建设起来、人才培养起来,将三甲医院的管理模式移植到卫生院,帮助卫生院规范管理。

2

三名院长大刀阔斧重塑信心

改革往往伴随着阵痛,只是,改革的阵痛超出了新到任的院长们的预想。

柳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针灸专家王志祥下派到黄村卫生院担任院长。他初到黄村卫生院的第一印象是:卫生院一楼被作为库房,房门紧锁,一片昏暗。业务收入较低,全院49名职工主要靠财政补贴过日子,员工情绪低落、人心涣散。

三家“三一”医联体卫生院的院长都大刀阔斧进行了改革,将效益与工作量挂钩,多劳多得,实行竞争性的薪酬制度。一开始,改革有阻力。一些过惯舒服日子的职工在会上吵闹反对,有的卫生院“元老”煽动员工“使绊子”,阻挠改革进行。

对此,柳州市中医医院在做好卫生院职工思想工作的同时,积极协调柳北区政府和有关部门,为改革者提供坚强的后盾。一段时间后,随着居民对卫生院的认可和员工收入的逐渐提高,当初的反对者变成了支持者。

人心齐了,大家干起事来更积极了。柳北区白露卫生院院长潘岐灵带着全体员工,主动把门诊“搬”到社区居委会和村卫生室,把健康服务送到群众的家里。有些居民因病卧床,潘歧灵就到患者家里进行治疗。

该卫生院附近有一个临时菜市场,不少卖菜大妈有的腰痛,有的腿痛。潘歧灵钻研疼痛治疗多年,他逐个为卖菜大妈治疗,解除了病痛。医护人员的贴心服务赢得了好口碑。今年4月,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环境下,该卫生院门诊量不降反升,达到2457人次,同比增加27.57%。

与此同时,黄村卫生院也把一楼紧闭的库房改造成中医馆和全科、妇科、疼痛科、针灸科门诊,每天门庭若市。石碑坪卫生院从之前发不出绩效、人心不稳,到目前绩效发放正常,且今年4月首次出现结余数十万元的良好运作。

3

基层医疗真诚为民

石碑坪镇卫生院院长韦柳萍每天早出晚归,驾车30公里到卫生院上班。她把健康扶贫、公卫工作、慢病管理、家庭医生服务结合起来,坚持入户走访,摸排登记,把病人留在基层。

黄村卫生院、白露卫生院的家庭医生团队实行分组分片包干管理,每个团队每周至少安排四天半的时间入户。柳州市中医医院派驻基层卫生院的专家,随家庭医生团队下社区、进村屯,村卫生室、社区居委会会议室成了临时诊疗室,让村民以卫生院的收费标准,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技术和服务。

随着认可卫生院的居民越来越多,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慢性病管理、孕妇建档立卡等指标直线上升。

易平院长由衷地感叹:“为什么地方党委政府放心把卫生院托付给我们?为什么辖区居民慢慢接受、信任我们的基层医生?因为我们有一支愿干事、干成事且真诚为民的基层医疗队伍。”

4

让中医药融入日常诊疗

在“三一”医联体建设中,重点是将中医药资源引向基层,实施中西医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让中医药融入日常诊疗。

市中医医院定期或不定期派出中医专家到各个卫生院开展业务培训。比如柳州市著名老中医林柳如的弟子、柳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二病区副主任石彧,他们便经常到黄村卫生院向医务人员传授中医诊疗技术。卫生院也经常把全科医生送到柳州市中医医院接受规范化培训。人才“下沉、上浮”双向互动,渐渐造就一支技术过硬的基层中医团队。

如今,走进黄村卫生院,一眼望去,中医专家宣传展架一字排开,中药材标本玻璃展柜摆放在显眼位置,中医文化上墙,名中医工作室招牌熠熠生辉。在卫生院,柳州市中医医院院内制剂、中药饮片,以及针灸、督脉灸、艾灸等深受居民欢迎。

潘岐灵在一次入户走访发现一位贫困户老人因慢性膝关节炎发作,已经卧床一个星期。为此,潘岐灵定期上门为他实施穴位注射、针灸等中医疗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老人不但恢复独自行走能力,还可以干些简单的家务。

5

信息互通让医联体蜕变“云联体”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柳州市中医医院在柳州乃至广西同行均处于领先水平。通过构建“医联体信息一体化云平台”,打破空间束缚,实现优势医疗资源的线上下沉。医院借助“市招县用”等人才培养机制,为医联体奠定信息化人才基础。同时,下派技术骨干到医联体单位,对建设“医联体信息一体化云平台”进行技术帮扶。

通过“云平台”,实现了医联体之间“院内”般的健康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共享。以前,专家到下级医联体会诊,往返颇费周折。现在,通过医技诊疗中心让检查结果互认,专家在电脑或手机端即可查看患者病情变化,对下级医联体进行远程、实时、精准指导和诊疗干预,甚至一台手机就能实现远程MDT。

6

提升基层卫生院急救能力

“三一”医联体建设是“三二一”三级联动医联体建设的重要一环,这一环做好了,三级联动才更加顺畅有序。

2019年8月26日,柳州市中医医院“三二”紧密型医联体单位融水县中医医院收治了一名由其医共体转诊的摔伤致“创伤性肝破裂”的13岁患儿。因融水县中医医院条件有限,先对患儿进行了手术止血,病情稍稳定后,8月27日将患儿转诊到柳州市中医医院,成功进行了“右半肝切除、胆囊切除、右半结肠切除、回肠结肠吻合、肠粘连松解、腹腔引流术”。9月30日,患儿痊愈出院,而整个救治开辟绿色通道,展现了紧密型医联体“三二一”联动的高效。

不仅如此,柳州市中医医院还把提升基层卫生院急救能力,让周边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在该院的指导帮扶下,形成医联体内急救三级联动。石碑坪镇卫生院和穿山镇中心卫生院成功加入柳州市120急救网络。试运行期间,石碑坪镇卫生院共出动救护车54辆次,救治病人75人次;穿山镇中心卫生院共出诊106次,救治病人113人次。

随着基层医疗的“难”题迎刃而解,柳州市中医医院的医联体建设实现了从“医疗资源下沉”向“经验模式下沉”、从“1+1”向“1+N”、从“三二”“二一”两级互动向“三二一”三级联动转变。2

新闻推荐

有特色产业 扶贫效果佳

6月19日,在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中坪村,77岁的马翠荣阿婆从石潭牲畜饲养专业合作社领回50只鸡苗。南国今报记者卿要林/摄本...

融水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融水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