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的人甩掉“穷帽子” 欧忠伟:从“贫困户”到“扶贫人”华丽转身的故事
3月18日,融水苗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苗美家园社区的一家电子厂内,近20名工人正在忙碌着。据悉,厂里的工人大多数都是安置点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而创办电子厂的老板欧忠伟过去也是贫困户,如今却华丽转身成为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小老板。
欧忠伟一家9口人,原来住在融水县四荣乡江潭村,耕地面积人均仅为0.4亩,人多地少、缺乏技术成为欧忠伟一家致贫的主要原因。欧忠伟和大多数人一样,最初选择外出打工增加收入,并于2017年顺利脱贫,他一家也按照扶贫搬迁政策搬到位于县城的苗美家园社区。打工虽然有了收入,但离家远,无法照顾父母和小孩一直是压在欧忠伟心头上的一块大石头,回家发展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打工期间,欧忠伟多次在广东、百色等地考察,发现微型电子厂制作产品的工艺简单易学、男女老少都能做,于是决定在家门口自己创办微型电子厂。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2019年9月欧忠伟用自己打工多年攒下的积蓄,加上部分贷款共计20万元,在苗美家园双龙沟片区开办了可明微型电子厂。
“带孩子做不了其他工作,在这里领点材料回家做,照顾小孩的同时又可以增加收入。”同样从山里易地搬迁到苗美家园社区的贫困户田女士说。小工厂车间就在社区内,可以领物料回家加工,还方便在家照顾老人和小孩,到电子厂上班成了苗美家园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就业的首选。
目前可明微型电子厂共吸纳苗美家园社区及周边村屯群众近50人,其中在电子厂工作的人员近20人,领取原材料回家加工的大约30人。在电子厂内上班的人员一个月能有2100元左右的收入,领取材料回家加工的人员,每个月也有600元至1000元的收入。
“周边的贫困户没办法出去上班,他们在家就能工作,来这里领材料回家做好,再拿回来验收就可以领工资了。”欧忠伟说。
这种灵活的就业模式,能有效利用家庭剩余劳动力,让住在附近的贫困户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利用空闲时间增加经济收入,欧忠伟希望用自己的一份努力帮助更多的人。
为了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苗美家园社区工作人员千方百计宣传就业信息、开发就业岗位,落实易地扶贫安置点企业吸纳就业的职业培训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
“下一步,要协助他们申请扶贫车间的政府补贴。目前,可明微型电子厂带动的贫困户有三四十个,我们会根据政策的要求办理手续,配合苗美家园扶贫车间的老板把企业做大做强,希望他能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让我们这里的贫困户脱贫增收。”苗美家园社区主任韦国健说。
本报通讯员覃美 刘通
新闻推荐
记者冼冰晚报讯昨天,第一批印有“柳州共青团专车”的大巴车从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出发,约110名农村外出务工人...
融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融水苗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