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挺进队威震柳北
融县抗日挺进队的胸章和代号。大扁洲伏击战遗址。陶树才
2019年5月29日,寻访组在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罗龙村滩底看到,这里处于柳长公路与融江之间,水陆交通便捷,并与永乐、罗城龙岸、柳城等地形成掎角之势。在这片位于敌后又接近敌人的地方,陶保桓等有志青年率先走出去,将革命薪火带回家乡。如前文所述,在陶保桓的影响下,陶门忠烈不断涌现,滩底的革命活动从未间断,很快成为中共融县组织的重要基地。
中共桂北联合工委组建后,柳北地下党抗日武装领导得到加强,但尚在襁褓中的首支武装队伍——融县自卫队第二分队仍饱受国民党融县政府的强压困扰。为了摆脱控制,壮大自身,这支队伍不得不转移寻找新驻地。此时,罗龙村滩底再次成为革命的必然选择。
1公开旗号
“除了拥有重要的群众基础外,滩底还具备开展游击战的地形优势。”罗龙村村支书陶保亮告诉我们,滩底山峦层叠、林密竹茂、便于攻防,且环绕而过的融江是日军运输物资的必经之地,进可攻退可守,又可进一步摆脱国民党的控制。
1945年1月中旬的一个晚上,融县自卫队第二分队趁夜转移到罗龙村滩底,只留部分人员坚守、巩固永乐游击根据地。队伍分别驻扎在罗龙村的滩底和培村,总部则设在滩底的陶三公家,有了群众大力支持,队伍如鱼得水。
与此同时,中共桂北联合工委决定公开树旗,将融县自卫队第二分队更名为融县抗日挺进队,番号“北斗”,自成建制。决定以滩底为中心根据地,在融县南区公开活动。成立由杨繁、何谷、卢起 3人组成的中共融县抗日挺进队核心领导小组。内部还建立两个党支部,一个是融县党员支部,卢起任支部书记,吴世彦、吴国儒任支部委员;另一个是中共桂林文化支部在挺进队的党员支部,杨繁任支部书记,何谷、张谷虹任支部委员。同时进一步完善了挺进队的组织指挥机构,设立政治室,徐坚任主任。辖属三个分队,第一分队由朱世祺任分队长,朱荻任分队政治指导员兼副分队长,主要进行发动群众工作;第二分队由陶树才任分队长,徐行平任政治指导员兼副分队长;第三分队由覃宗义任分队长,王俊任政治指导员,张谷虹任副分队长。第二分队和第三分队均为战斗部队,独立活动,寻找战机,打击日伪军,保护群众利益。
半个多月后,挺进队便迎来一次大捷。那是1945年2月初,日军在和睦圩场抢劫到大批食盐,准备运往县城融乐镇。挺进队侦察得知食盐共1万多公斤,装载食盐的木船19艘,负责押运的日伪军20多名,开船时间是5日凌晨5点。紧接着,激烈的伏击战打响。
伏击战总指挥由第二分队队长陶树才担任。他读过军校,参加过对日作战,因不愿到国民党政府当差,而按父亲陶三公的要求回家务农。陶树才勘察地形后,决定把伏击地点定在滩底的大扁洲头,并部署罗络的第一小队警戒西面通往县城的大路,以防日军增援;龚建武、李友清机枪小队埋伏于融江东岸,作为主攻力量;战斗突击队埋伏于河西坡竹林中,负责冲上盐船杀敌;当地自卫队和支前群众则分别埋伏在沿河西岸的山坡上,伺机拦截和消灭逃跑的敌人。
5日天刚破晓,融江传来阵阵拉纤号子声,日军19艘盐船慢慢驶入伏击圈。陶树才一声令下“打”,密集的枪声和手榴弹爆炸声轰响。日军乱作一团,有的在船上毙命,有的掉进河里溺亡,有的上岸被围歼,仅用半个小时就结束了战斗,除汉奸龙祖明和两名日军潜水逃跑外,其余全部被歼灭。
大扁洲伏击战极大地振奋了人心,热血青年纷纷加入队伍请战。
2取得独立
挺进队一路士气高涨,引起国民党融县政府的不安。国民党融县政府不断制造事端,以军事行动相威胁,妄图解除挺进队的武装。中共桂北联合工委根据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从抗日的大局出发,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一次次挫败国民党顽固派的阴谋。
刚开始,挺进队和过去一样尽量避而远之。1945年2月11日,挺进队又转移到融县南区大良乡湖洞村,融县县长调动南区办事处自卫队近100人到湖洞村,企图强行缴枪。挺进队暗中包围了敌人,正好在队部的司马文森、杨繁、何谷、卢起等据理力争,自卫队被迫回头。没过几天,民团司令黄君忍带领 200多人向挺进队驻地东岭乡南岸村进逼。挺进队迅速把部队布置在周围的制高点,双方都不敢轻举妄动,在举行“联欢”活动后,黄君忍悻悻返回。
为了早日打退顽固势力,挺进队加强了自身建设和宣传。2月21日,挺进队又转移到南区中心潭头乡泰山村一带,利用一周时间总结学习,发展了朱世祺、杨青、苏健行、谢伟俊等入党。挺进队还发布了《为武装保卫南区告人民书》,号召“只要我们齐心合力组织起来,武装起来,我们一定能把南区保卫起来,不容许敌人踏入南区一寸一步!”通过统战工作,挺进队与驻扎在融县南区潭头乡的国民党第188师李義别动队、群众武装何平部队和刘子标部队达成合作。
正在此时,挺进队打了一场关键的战斗。2月下旬,日军派遣融乐镇维持会汉奸陈彦湘到罗龙、东岭一带活动。挺进队和村自卫队在东岭街逮捕了陈彦湘并予以枪决。这让日军恼羞成怒,日军挟持县城“箩筐队”200多人,自西岸渡河,到罗龙、东华一带掳掠。挺进队第二、第三分队和友军何平部队及时赶到,进行猛烈反击。日军溃逃至江边的芦苇丛中,直到深夜才在夜幕的掩护下丢下财物,溜回县城。
经过这次战斗,挺进队威信大涨,空前激发了融县群众的抗日热情,挺进队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在滩底成立了挺进队第四分队,陶保祯任分队长,杨青任政治指导员;在杨梅大村成立了第五分队,覃彦任分队长;又在潭头乡的培村和北山大塘村建立了第六和第七分队,分别由莫祖尧、莫士德任分队长,部队实力大大提升,国民党当局被迫采取求和态度。由司马文森的岳叔父、南区办事处主任雷树清出面,与卢起在大良谈判。挺进队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国民党融县政府承认挺进队;二是挺进队驻在南区,但有到任何地方活动的权力;三是驻地仓库和东岭、潭头两圩场的税捐归挺进队,并从南区粮仓拨3000—3500公斤粮食给挺进队。雷树清对第一点不能做主外,其他两点全部同意。
从此,国民党再也不敢来侵扰。
3威震柳北
罗龙村一战让日军极不甘心。1945年4月18日,百余名日军挟持“箩筐队”100 多人掳掠离挺进队驻地7公里的东华村。挺进队获悉后立即制定作战计划,由何谷率第二、第三、第四分队到达突袭地点,同时联系何平、刘子标部队,组织当地自卫队配合作战。18 日上午,日军到东华村下伞屯大肆抢掠。当日军满载出村时,挺进队猛烈进攻,日军仓皇退入下伞、黄陵和村后小山负隅顽抗。附近群众也纷纷扛起火铳、鸟枪、猪仔炮和大刀,奔赴前线助战,呐喊声震天动地。战斗从上午9点持续到晚上10点,日军见攻破防线无望,只好再一次丢下财物败逃。
至此,短短4个月内,挺进队对日作战四战全胜。日军惶惶不可终日,龟缩在融乐镇和长安镇两个据点里,再也不敢恣意外出为非作歹。在这段平静的时间里,挺进队迅速壮大,发展成为一支拥有7个分队、800多人、500多支枪的武装队伍,成为柳北地区抗日武装劲旅。
1945年春夏,抗战进入最后阶段,侵华日军在沦陷区疯狂地烧、杀、掳、掠,并暗中溃退。5月28日,日军倾巢出动满街拉夫,400多名日军把掳掠到的财物装满23艘木船,准备于29日从融江乘船往柳城、柳州方向逃跑。挺进队侦悉后,决定在滩底高沙到直浪码头河段截击,拉开一张从凤凰岭经滩底、东岭、罗龙、高岭头至杨梅大村等10余公里长的歼敌网,誓将日军一举歼灭。挺进队第二、三、四、五、六、七分队,何平部队、刘子标部队、李義别动队和附近村屯的自卫队等军民2000多人集体参战。
29日拂晓,23艘船只沿融江浩浩荡荡驶来,船头日军不时朝两岸扫射,以进行火力侦察。很快,船队一艘一艘地进入凤凰岭伏击圈,早已埋伏在此的第四分队全体指战员猛烈射击,愤怒的子弹如暴雨般地射向日军。日军急于撤往柳州,丝毫不敢恋战,他们进行一阵抵抗后,便丢下几艘船和几十具尸体,仓皇地向下游逃窜。而下游的伏击网正等候着日军钻进来,上午9时许,船队又进入滩底至东岭的伏击圈,挺进队第二、第三分队与乘胜追歼而来的第四分队立即两面夹击,岸边无数步枪、机枪、鸟枪射向日军,船上的日军一片混乱,船只沉没了一半,剩余残敌急忙继续沿河而下。
到达大浪埠头河段,日军改变打法,大部分人员上岸企图夺路逃命。中午时分,船队过了罗龙村,沿路的逃敌又被埋伏在两岸的挺进队第一、五、六、七分队和李義别动队及何平部队夹击,被包围在大浪埠头的一片凹地里,日军用小钢炮向挺进队占领的高地进行轰击,但第二分队指战员英勇顽强杀敌,激战半小时后,就把岸上的日军全部歼灭掉,其余的残敌逃到腊蛇、杨梅、直浪和培村一带时被挺进队第五、六、七分队的抗日军民全歼,无一逃脱。
这次战斗挺进队大获全胜,歼灭包括日军头目今野一男在内的大部分敌人。让人痛惜的是,冲锋在前的陶树才和机枪手陶崇(陶雄)壮烈牺牲,成为继陶保桓之后,又两位留名青史的“陶门忠烈”。
挺进队威震战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也唤醒了柳州百姓。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各地的抗日武装队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未完待续)
新闻推荐
在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党鸠村乌英苗寨,驻村第一书记韦桂华(中)和扶贫工作队员黄鼎业(左)、陈令贤背起消毒药桶,准备...
融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融水苗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