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带头不言苦 助农脱贫心里甜 记融水县良寨乡大里村党总支书记吴斌

柳州日报 2019-10-29 10:30 大字

吴斌在田间劳作。(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10月24日,融水苗族自治县良寨乡大里村党总支书记吴斌正与村“两委”班子其他成员一同筹备着第二天的“紫黑香糯文化节”。大里村的秋日,四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村民们怀抱刚收割下来的稻谷,脸上的笑容如同秸秆上的香糯一样饱满。他们收获的不只是自己的劳动回报,更有吴斌带领他们进行产业扶贫开发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吴斌,2003年毕业于柳州地区经济管理干部学校。2011年至2016年期间,在良寨乡大里村村民的信任推举下,他先后任大里村村委会副主任、大里村村委会主任;后从2017年至今,升任良寨乡大里村党总支书记。

在大里村任职期间,吴斌带动村民们发展茶叶、紫黑香糯种植产业,创立融水县香利达茶叶专业合作社、融水县紫糯香稻谷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大里村如今与往日相比,可谓旧貌换新颜。吴斌说:“既然我做了这个村干部,有了这份责任在,群众这么信任我,那我就应该好好地干!”回想这些年走过的路,虽然艰苦,但能取得如今的喜人成果,吴斌觉得值了。

大里村一直有茶叶种植的历史,但过去,村民在种植和销售方面都没有保障,收入时好时坏,很多人因此放弃了种植,许多土地一度被荒废。吴斌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改善村民们的生活,2011年,他经过多方调研,决定带头成立农民茶叶组织合作社;还与村“两委”及一些个体种植大户协商,通过将土地流转给老板,让他们负责销售渠道,消除了村民们一直以来的忧虑,让他们重新参与到茶叶种植产业中。到2015年,村里可采收茶叶面积为700亩,茶叶种植项目年产值超过50万元。眼看生活有了起色,村民们有了脱贫的信心。

为帮助乡亲更早实现脱贫,他注意到大家身边少有种植的一种作物——紫黑香糯。这种糯米因为产量比一般水稻低,加上村民不知道它的价值,一般大家种了之后都是自己吃,很少拿出去卖,所以种植的人越来越少。但吴斌了解到,这种糯米其实在市场上的价值很高,便与其他村干部商量,一同发动村民,带领大家一起种植。

“不种不种,种这个哪里卖得出去,产量又这么低……”一些村民眼看生活才刚刚有了起色,并不愿意冒险尝试,一盆“冷水”浇在了吴斌的身上。但吴斌还是不愿放弃,决定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动员身边的党员与他一起试种紫黑香糯。“乡亲们不了解,有顾虑,那我们就亲自给大家带个好头!”吴斌说。

2013年,吴斌带领大家试种紫黑香糯,种植面积为10亩左右,没想到当时市场反响非常好,1公斤能卖出20元的价格,高于普通大米3倍以上。村民们得知后纷纷加入到种植队伍中。

渐渐地,吴斌意识到,在脱贫攻坚工作上抓党建的重要性。2017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成员中有6人是致富带头人,都是紫黑香糯种植大户,同时是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村淘宝负责人等。同时,吴斌还把那些年轻有为、退伍回乡的优秀青年、致富经商能手等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改善党员结构失衡与素质不高的问题,提高大里村党员的带富能力。

同时,大里村的种植业实行了党支部+合作社+种植大户+贫困户的模式,以一股强大的力量带动贫困群众一同参与到紫黑香糯的种植队伍中。“我们家也是在2014年开始种紫黑香糯的,在2016年的时候我们就脱贫了,现在我们还想再多种一点!”大里村一名脱贫户兴奋地说。

在吴斌的带领下,大里村不仅各个产业蒸蒸日上,党建工作也迈上了新的台阶,成为全乡党建工作示范点,2017年获自治区四星级党组织;同年,村集体经济实现零突破,人均纯收入达7230元,成功实现了脱贫摘帽,各项工作均位居全乡前列。

近期,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通报表扬了一批全区脱贫攻坚好支书、脱贫攻坚好党员、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吴斌被授予“全区脱贫攻坚好支书”称号。

本报见习记者 韩阜成

新闻推荐

融水举办紫黑香糯文化节 通过打农特产“组合拳”,助力脱贫攻坚

今报融水讯(记者黄远来)10月25日上午,融水苗族自治县良寨乡举办第二届紫黑香糯文化节,当地高品质农特产品走出去,助力脱贫攻坚...

融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融水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