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粘泥土 心中有阳光 记广西日报柳州记者站站长谌贻照
本报记者覃伟立
“脚下粘泥土,心中有阳光。我会在基层一线继续淬炼自己的‘四力’。”7月31日,在广西日报社“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中,柳州记者站站长谌贻照这位53岁的“新闻老兵”,用8分钟时间讲述自己扎根基层写好新闻的好故事。
23年记者生涯,谌贻照一直脚粘泥土、衣带露水,在基层不断增强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谌贻照的身影。2017年8月12日清晨,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突发特大洪水。得知消息后,谌贻照立刻从柳州驱车8个多小时赶到灾区。当晚7时30分,他向报社发回当地干部群众抢险自救的图文后,乡里电力和通信中断,与外界失去联系。
8月13日凌晨4时开始,杆洞乡暴发第二次山洪。这次山洪更凶猛,杆洞变成了孤岛。大雨滂沱中,专业摄影器材无法使用,谌贻照只能用一部防水手机在抢险一线采访。暴雨和山洪袭击了杆洞街,乡党委政府组织群众紧急撤离、救援被困在河边旅社里15名游客等场景,被他一一记录下来。上午11时,他和县乡干部开始往外突围以求发回稿件、传递灾情信息,但一行人往外挺进9个小时才走了6公里。突围失败。
8月14日清晨7时30分,谌贻照在3名当地干部的陪同下再次突围。冒险越过40处塌方,艰难跋涉两个多小时后成功走出杆洞,并第一时间将所有采访的视频、图片和文字发回广西日报新媒体部。
这次冒险采访,被制作成融媒体作品《柳州融水突围记/广西日报记者“失联”数十小时,在穿越40处塌方后发回灾区最新画面!》,最后作品荣获第28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一等奖。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1999年12月进入广西日报工作后,谌贻照一直用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三贴近”淬炼新闻路上的“四力”。
2001年7月,谌贻照到融水苗寨采访县直机关干部送科技送文化下乡活动。由于客人很多,当地群众腾空床位都无法满足住宿需求。就在村委干部为安排住房着急时,谌贻照主动将安排给他的房间转给文工团的女同志住。看到睡满男同志的村委房间为了透气敞开大门时,他有了主意:拆下门板,放在地上铺成一张床,枕上采访包,酣然入睡。次日清早,他被县领导和村干部笑声“吵”醒:能睡门板的记者,哪样苦吃不了!
“泥腿记者”的称号,是同事和群众对谌贻照的最高赞誉。多年来,谌贻照不仅工业报道写得出彩,他的足迹还踏遍柳州北部三县的苗乡侗寨,一年365天,一半时间他在山里采访:冰凌灾害发生时,他踏雪进苗乡侗寨;民族节日,他到现场记录欢歌与笑语;春耕生产,他到田间地头拍摄;山洪暴发,他历经艰辛赶赴现场……
新闻路上,学无止境。作为“新闻老兵”,谌贻照勤勉好学,成为媒体转型的典范。他经常身背相机、怀揣手机在一线做全媒体报道。如今,他用一部手机拍摄视频,不到半个小时就能在手机上剪辑、配乐、配文,完成一个精美的短视频。他已淬炼成“写得了大稿、编得了两微、出得了镜头、剪得了视频”的全媒体记者。
从1996年踏入新闻战线至今,谌贻照先后荣获第16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和第28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一等奖;获得广西新闻奖5次一等奖、9次二等奖和3次三等奖。
新闻推荐
警方到酒吧开展治安清查。记者文鑫豪通讯员石愿合晚报讯26日凌晨,融水苗族自治县公安局组织治安、刑侦、应急处突大队、城...
融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融水苗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