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驻村的那些事 □廖子渊

柳州日报 2019-07-13 11:23 大字

我曾担任过两年半的驻村第一书记。虽说驻村过程很辛苦,但有很多的收获。现在回想起来,这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吧。

我们这一届的驻村第一书记是从2015年10月开始担任,到2018年4月结束,是历届第一书记担任时间最长、工作任务最重的一届。当时,正值贫困户精准识别第一年。

我所驻的贫困村是大苗山里的千户苗寨,识别中碰到诸多困难。村民天亮就带着干粮出去务农,一直忙到傍晚才回家。识别工作必须趁早,工作队员每晚准备一瓶水、一块面包作为第二天早餐。天刚亮,队员们进村入户,忙到入户找不到人,才收工。下午5时,工作队员就吃晚饭,得在老百姓睡觉前入户。最后,整理好入户材料,工作队回驻地时常常是凌晨了。

如何识别举家外出务工的农户,是关系到识别精准的问题。每次碰到农户外出务工找不到人,工作队员要么询问他们的邻居,要么询问他们的亲戚或者向他们的朋友要电话号码,采取电话“入户”询问评估。联系上农户后,工作队员先介绍精准识别工作,然后对照《精准识别入户评估表》逐项询问,统分后告诉农户分数,并交代农户叫亲朋好友帮助打开自家房门接受检查。认识到精准识别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的村民,纷纷邮寄家门钥匙给亲戚,并委托亲戚签字。工作队员还要求参与识别的在场人员签名按指印作证。

每次电话“入户”都需20分钟,没有安排报销电话费,但工作队的队员都争相“奉献”自己的电话,就这样全村识别了200多户外出户。经过50多天的努力,才完成全村精准识别工作。

驻村注定是一份欠人情的工作。精准识别的任务完成后,山里开始冷了。我第一次有空去学校了解情况,学校离村委不远,上课的声音,学生耍闹的声音,在村委楼都能听得到。到学校时,我发现有学生穿着凉鞋上学。

冬至当日,我再次来到学校,天气预报说当日是2015年最冷的一天。看到有的学生穿着凉鞋、流着鼻涕在玩耍。我一数,竟然有30多名学生穿着凉鞋上学。站在球场边的我,看到这样的情况心里很不是滋味,更明白了自己肩负的责任。

我回到县城后,联系几位好友,筹划捐鞋。当时,我得到融水苗族自治县时装长廊等单位的爱心人士帮助,筹到100多双新鞋子和一批新衣裤。当我将鞋子、衣裤发到学生手上时,才发现鞋子、衣服、裤子要么长了,要么短了,学生穿不合身,愧对了学生,也辜负爱心人士的心意。

我再次回到县城后,又筹划捐赠活动,联系共青团融水县委、青年创业协会、炭火行动等单位参与,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为182名学生每人筹到一件羽绒服、一双鞋、一个书包及一批牛奶、水果。看到学生穿上新衣服的那一刻,我笑得很灿烂。

之后,我陆续联系企业帮助瘫痪在床贫困户、孤寡老人、孤儿、贫困儿童、困难党员,给他们送物资、慰问金。又组织十来批企业家到村里开展就业、创业、发展产业培训。我欠了很多人情,但只要能为老百姓做事,欠了就欠了,不必在意。

驻村难免遇到尴尬之事。一次,我去村里的一个自然屯调研,进屯道路没有硬化,路面凹凸不平且不宽敞。在村支书、村主任明确“表态”可以通行后,我开车进屯。谁知刚上“水泥路”,就听到“咣当”一声响,下车一看,左车轮陷进了一个深坑,车底的护板歪了。后来,拿车去修理时,才知道车子的龙门架断了。

这个屯村民的房子分散各处,一些村民的家住山顶,一些住山腰,一些住在坡底。当天下雨,屯里的巷道被雨水冲出深深的凹槽,想找到下脚的地方都难。调研回来后,我写了报告向相关单位申请资金硬化了该屯的巷道及公路。

其实,驻村是一件很快乐的事。纯朴的老百姓从不强求工作队员为他们做什么。只要工作队员真心付出,他们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感恩在心里。

融水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融水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