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梁炳光:大苗山里的“芦笙王”

广西工人报 2019-04-02 01:00 大字

□通讯员韦和华宋惜源

“芦笙一响好事来。”在融水大苗山,芦笙是体现苗家风俗文化的重要符号。芦笙吹起来好听,制作起来可不容易。

在融水县的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有一座巨型芦笙。它是融水献礼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作品,重100多公斤,高10.5米、底座近3米,被当地人称为“芦笙王”。他的制作者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融水苗族芦笙制作大师梁炳光。

梁炳光生于1941年,融水县安陲乡乌吉村岩板屯农民。

他从小跟随父亲走村串寨,参加各种坡会、打同年活动,耳濡目染,受到笙芦文化熏陶。梁炳光7岁开始吹芦笙,12岁那年,当时融水大部分苗寨的芦笙是苗寨千里迢迢到贵州请芦笙师傅来制作的,每当有师傅到村里来制作芦笙时,梁炳光便偷偷到旁边学习。父亲当时去贵州经商,带回来一把贵州的芦笙,在后来的日子里,他每天去山沟放牛的时候,便会拿出这支六管芦笙,一边放牛一边学做,按照偷偷从师傅那里学来的手法,梁炳光还真的制作出了第一把属于自己的“芦笙”。从那一年开始,他从拜师学艺到逐渐成为芦笙制作名匠,芦笙成为他一辈子的坚守。梁炳光说,芦笙制作过程繁杂,做一把小型的手握芦笙最少也要一整天。备料、烤料、打制簧片、制作竹木部件、装簧、定音,至少要经历数十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弹片要合适,不能松又不能粘,粘了不好,要慢慢做。太麻烦了,人家也不爱做。”

16岁时,梁炳光独立带领团队,为苗族村寨制作芦笙;17岁那年,他的团队为安陲乡岩脚村制作了一堂芦笙,在比赛中名声大振,从此被苗山人民誉为制作芦笙的“名师”。成名以后,每年秋后,梁炳光和他的团队邀约不断。

2008年全国上下如火如荼地开展喜迎北京奥运的各种活动,69岁的梁炳光想制作苗族历史上最大的芦笙,代表苗族人民向奥运献礼。他动员全家人,一起锯杉木、砍竹子、炼黄铜、修弹片、调音高。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梁炳光和他的家人终于制成最大的芦笙王,并于北京奥运会开幕当天,通过融水苗族自治县芦笙队进行展示,中央电视台、广西电视台等国内主流媒体争相报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现在,这把标有奥运会会徽、15个奥运项目标志、总重量达219.5公斤、高过三层楼的苗族芦笙王,一直屹立在北京博物馆里。

梁炳光致力将苗族芦笙传统制作技艺世代传承下去。由于制作芦笙赚钱不多,加上工序繁琐,年轻人宁可去外面打工、闯世界,也不愿干这一行当。为了不让这门传统技艺失传,梁炳光把儿子梁顺光、梁瑞辉召回,并于2014年建立制作基地,由儿子进行管理。两个儿子从广东买来数控雕刻机和电动工具,锯竹子、削木皮、挖笙斗、断铜片等工序都用机器完成,省时省力,制作的芦笙外观光滑明亮,音质与手工制作的一样。

梁炳光几十年如一日,不但掌握了芦笙制作技能而且会吹几十种芦笙曲调,会跳多种民间芦笙舞及苗歌演唱的技能,是开展苗族坡会芦笙文化的热心者和传承人。梁炳光热心芦笙制作工艺的传承,以诚待人,授徒严谨认真,上世纪80年代初,融水县各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得以恢复,特别是苗族系列坡会活动的开展,赶坡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所需芦笙量急剧上升,梁炳光先后授徒40多人,把他的技艺无私、热心的传承给年轻人,在他的努力下,缓解了芦笙不足的现状,梁炳光制作的芦笙拿去比赛获奖无数,2005年被柳州市评为首届“十佳民间艺人”称号;2006年分别被评为县级、市级首届“十佳民间艺人”称号;2008年被评为自治区首届“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12月20日,文化部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梁炳光被文化部命名为“苗族系列坡会群”芦笙制作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6年以来,他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每年在融水县城举办芦笙文化培训班,通过培训,让学员们学有所长,自主创业,脱贫致富。梁炳光没上过一天学,然而在长年累月的推敲和实践中,音乐的悟性、水平不断提升。每年临近春节时,梁炳光都特别繁忙,为了做芦笙,他每天一般只睡四五个小时,其余时间基本用来赶工。

如今,年近八旬的梁炳光身体不如从前,但他仍然有自己的目标,仍然追求要把芦笙做得更好、更精致、更有特色,在追求芦笙制作技艺更精湛的路上孜孜不倦地忙碌着。

新闻推荐

用实际行动关注贫困村儿童健康成长 建行广西区分行“爱润春苗”细无声

建行广西区分行开展公益植树活动“妈妈,你看我的公益证书!”3月17日,由建行南宁高新支行组织的公益植树活动在南宁市嘉和城...

融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融水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