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汉子倾力苗乡扶贫

广西日报 2018-11-21 08:13 大字

本报记者奚振海

2015年起,西北工业大学(下文简称“西工大”)定点扶贫融水苗族自治县和该县安太乡江竹村,该校干部史建强成为江竹村“第一书记”。驻村两年来,他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先后荣获柳州市“最美第一书记”“优秀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等荣誉。

在融水扶贫两年,史建强一直住在村委办公楼,吃在村民家。“进村第一天就遇到停水停电,刚落成的村委楼窗户关不严,我冻得一夜没睡着。”史建强回忆。5本扶贫工作日志,是他扶贫实践和心血付出的见证。

在融水,史建强三次落泪。一次是看见84岁的贫困户马兰妹吃发霉的糯米团子,一次是看见村小学两个女学生裹着大人衣服御寒,还有一次是爱人来看他,回去前说了一句“你真是不容易”。三次落泪,让他更坚定了扶贫信念。

他走家串户,走遍全村128户贫困户,累计入户调研座谈180余次,撰写5篇调研报告,对每户情况了如指掌。“他是真的把村子当家,把村民当家人。”村支书潘进久这样评价。

就医难是江竹村突出的问题,村里没有卫生室、没有村医,买药看病要到8公里外的乡卫生院。史建强争取西工大支持,筹资8万多元建起卫生室,还把村里的卫校毕业生潘秋燕送到西安免费进修3个月,培养成一名村医。

在他的争取下,江竹村修好了8公里灌溉水渠,新建村文化活动中心,还有篮球场、人饮工程、路灯、寨门等,群众盼了5年多的两条15公里的生产路也获批立项。

安太乡党委书记孔凡松说:“他工作作风扎实,对贫困户的分布、村里乃至乡里的产业、基础设施及学生情况都了解得很清楚。”村里有个孩子,父母离异,有一天突然不想上学。史建强连夜赶到68公里外的融水县城,做了3个多小时思想工作,打消孩子辍学念头。

深入调研后,史建强理清了扶贫思路:抓党建带脱贫、抓产业促脱贫、抓建设保脱贫。他把产业发展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相结合,让产业成为党建工作的重点和载体,积极探索扶志扶智措施,打造带不走的工作队。为此,江竹村党支部先后被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评为三星级基层党组织。

大苗山出产茶叶,村民潘永辉办了一家茶叶加工小作坊,但销售和推广是难题。史建强联系专家进村指导,设计了精致有特色的竹木包装,并通过校友资源推广。现在茶叶生意红火了,年产量由原来的1000公斤提高到5000公斤。

产业的蓬勃发展成为村集体经济的源头活水。2018年,江竹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将从去年的不足5000元突破到5万元,年底将实现全村脱贫摘帽。

新闻推荐

待惊艳亮相 候八方来客

日报消息(记者梁莎莎、实习生孔俊祥)作为柳州市第一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承办地,融水苗族自治县筹备工作进展如何?18日从市旅...

融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融水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