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上有泥土 心中有群众 自治区水利厅定点帮扶融水的故事

广西日报 2018-08-24 07:58 大字

本报记者周映通讯员黄建义文/图

眼下,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龙口村中大伞屯连绵起伏的坡地上,30多亩的高山百合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屯长路祯勇告诉记者,这百合可是自治区水利厅扶贫工作队送给村民的“致富百合”,到今年9月份收获的时候,户均收入上万元不成问题。

2015年10月以来,自治区水利厅选派李鹏、尹以厅等一批得力的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干部,并提供坚强后盾,深入融水真情付出,为当地贫困村改善基础设施,发展致富产业。

脚上有泥土,心中有群众,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A通了水和路,群众致富有门路

龙口村人长期以来过着“看天吃饭”的日子。以前由于长年缺水,村里的田每年四五月份才有水耕种,而且一年只能种一造田。遇到旱年,只能在旱地里打窝窝,像栽玉米一样栽水稻。

2015年10月,第一书记李鹏初到龙口村,看到这个村9个自然屯道路、灌溉、饮水等基础设施条件很差,群众主要靠种植水稻、养殖鱼鸭为生,而每户平均近百亩的杉木因交通不便,并没有为村民们带来可观的财富。

当务之急就是要搞好基本农田水利建设。为此,李鹏向后援单位——自治区水利厅汇报。两年来共争取各类水利建设资金473万元,将8个自然屯25条渠道硬化,9个自然屯人畜饮水和5个水毁修复工程建设完成。

深入田间地头,他发现由于村里的田块太分散,根本无法采用渠道灌溉的方式,他便另辟蹊径,改用管道灌溉,把山间自流水引到家家户户的田间地头。这个方案既解决了老百姓的实际困难,又便于管理维护,还大大节省了水利成本,可谓一举多赢。大田屯村民赵成强说:“接通水管后,种田时间大大提前,有了水也可以养鱼了。”

为了解决路的难题,他除了到处争取建设资金外,还自己带头并号召村民捐款,慢慢地把龙口村的村、屯、巷道路全部硬化,自然屯全部实现连接畅通。“现在路都开到山上了,连下雨天都能上山拉木头了。”龙口村龙口屯屯长杨忠辉说。

李鹏驻村两年里,龙口村在屯级道路硬化、过水桥涵、小型农田水利、水毁修复,还有村级办公场所、村屯亮化等项目投入资金2200多万元,各类基础设施实现翻天覆地的变化,扶贫产业发展也迈入“快车道”。

如今,龙口村村民的笑脸越来越多,曾经斑驳的大山越来越绿。“把最好的年华献给扶贫事业,我无怨无悔!”李鹏说。两年来,因为各项扶贫工作成绩突出,他先后被自治区、市、县三级评为优秀第一书记。

B建好村支部,产业发展迈大步

2015年10月,广西水利基本建设局副主任科员尹以厅被选派到新安村担任第一书记。当时,最令他头疼的是村散户多,基层党组织在促进村经济发展中起不到“领头羊”作用。

打造具有战斗力和引领力的基层党组织,是扶贫工作的“牵牛绳”。找准方向,尹以厅全力推进,2016年,新安村党支部争创柳州市五星级党组织,2017年又争创自治区的五星级党组织。此外,全村还每年发展1到两名党员,不断发现和培养年轻优秀人才,壮大党员队伍。

如今,新安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产业发展、环境改善,弱势群体有人帮,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纷纷夸赞:“尹书记来了,新安村真的变了。”截至2017年底,新安村脱贫摘帽97户389人,被作为“融水经验”在柳州全市推广。

驻村扶贫两年多,尹以厅积极奔走相关部门,累计争取项目资金6400多万元,为新安村修建人饮项目、小型农田水利、硬化道路,进行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并新建篮球场、戏台、码头、太阳能路灯等。耕作环境改善后,又采取产业铺路、支部搭桥方式促脱贫,村两委主要干部带头开展特色种植养殖,成立党员合作社吸纳贫困户种脐橙、种木耳、养山羊、搞旅游。

“我在木耳基地当管理员,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现在我小孩上学的费用也不用愁了,2016年我们家脱了贫,去年又加盖了一层新房子,非常感谢尹书记把我们带上脱贫的道路。”贫困户莫美云说。

莫美云所说的木耳基地是新安村采用“支部+N+贫困户”的党建扶贫模式发展起来的产业。这木耳基地共12亩,每年可安放6万多根菌棒,采摘木耳4000多公斤,实现经济收入25万元,直接带动36户贫困户致富。

因为这个产业,原本想外出打工的村民莫美云决定留在家乡发展。2015年,在村两委选举中,有21年党龄的莫美云当选为妇女主任,可她却对第一书记尹以厅说,自己不想当这个村干部,一心想外出打工。原来,那时候莫美云家是典型的贫困户,儿子考取了柳州第一职业学校,家里东拼西凑才拿出孩子的学费、生活费。了解情况后,尹以厅介绍莫美云担任木耳基地的管理员,每年有1.5万元的收入,加上家里做些烧烤、粉摊的小生意,一年的纯收入达到3万多元,仅一年时间,莫美云家便实现脱贫。

尹以厅结合新安村的实际情况,通过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党员”的模式,发动落久屯党员带领20户贫困户成立养羊合作社,投资200多万元,建设羊舍2100多平米,引进110头种羊发展奴比亚山羊养殖,明年将出栏1000多头羊,每户收入超过5000元。2016年以来,他还采用“公司+支部+农户”经营模式,引进水融香茶业有限公司,将撂荒地、闲置地集中流转,带动贫困户18户,每年每户贫困户参与分红600元以上,同时,24户贫困户变身成为产业工人,在茶园实现就业。

2017年,新安村通过发展规模化产业,带动贫困户114户,村集体收入由原来一年三四万元增加到20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近190万元。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尹以厅在不断为贫困村群众谋幸福的奋斗中,实现了自己的青春梦想,也获得了群众的认可和赞扬。他先后获得融水优秀工作队员、柳州市“最美第一书记”、自治区优秀贫困村第一书记等荣誉。

C帮扶不放弃,后盾单位最给力

融水地处桂北山区,是广西唯一一个苗族自治县,也是国家级的贫困县。

2015年10月,自治区水利厅牵头定点帮扶融水。通过精准帮扶,定点帮扶的5个贫困村目前有4个顺利脱贫摘帽。

在定点帮扶人员选派和帮扶队伍建设上,自治区水利厅重点增强帮扶一线团队和后援团队力量。除了按自治区的统一部署,选派1名同志任驻融水工作队队长、5名同志任贫困村第一书记外,该厅还提出“一个书记一个团队”理念,为工作队长和5位第一书记每人配备了1名工作助理,一起驻村协助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另外,专门从厅属技术单位选派了技术人员组成技术团队,到县水利局支援水利扶贫工作。

2017年以来,融水已成功创建自治区五星级村级党组织2个,四星级4个,三星级1个。自治区水利厅定点帮扶的5个贫困村通过换届选优配强了村两委领导班子,一批具有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年轻农村致富能手相继进入村两委班子,带头致富能力明显提高。其中龙口村着力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各项工作从驻村前全乡最后一名变成现在全乡第二;新安村被打造为柳州市委组织部“远程教育示范点”;暖坪村被打造成融水县“五会治屯示范点”。

据统计,两年多的时间里,自治区水利厅抓住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这个最大短板,多方给予倾力支持。5个定点帮扶村累计完成水、电、路、网、房等基础设施投资1.67亿元,各村涉及“十一有一低于”摘帽要求的所有基础设施项目全部落实投资,绝大部分项目已经完成建设或实现开工,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与此同时,该厅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大力推进产业扶贫。龙口村、暖坪村的香猪养殖,新安村的脐橙和木耳种植,荣帽村的茶叶和佛手柚种植,毛潭村的规模种稻和特色水果种植等都取得明显成效,共争取并发放贫困户产业帮扶资金420多万元,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93%。

后盾单位做好脱贫攻坚的坚强后盾,为当地贫困村和贫困群众脱贫摘帽作出了突出贡献。

新闻推荐

互补发展 农户增收

“今年上半年,农林牧渔业实现了8.09亿元,同比增长4.5%,特别是农业方面,差异化特色发展策略已初见成效。”7日,从融水苗族自治...

融水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