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古八景”中的“晨钟报晓”延绵着数十代梧州人的记忆,曾经悬挂的晨钟亭的南汉铜钟,如今已作为国家一级文物在梧州市博物馆展出 南汉铜钟,穿越千年的悠远记忆
国家一级文物南汉铜钟现保存在梧州市博物馆。 (图片由梧州市博物馆提供)
本报记者 赵洋
在梧州市博物馆内,珍藏着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南汉铜钟。
千百年来,月落、霜天、江风、渔火、钟声,是一代代梧州人难以抹去的记忆。南汉铜钟见证了梧州的沧桑变幻,它的历史故事也令无数梧州人着迷。
千年铜钟数次迁移
南汉铜钟延绵着数十代梧州人的记忆。今年74岁的市民陈恩全曾住在文化路,童年时,他与小伙伴时常在北山晨钟亭内嬉戏。
“早上,每当钟声响起,母亲就让我起床上学。”在陈恩全的记忆中,北山钟声洪亮、庄重,响彻梧州市区河东片区,周边居民都能听见。
南汉铜钟极为珍贵。有专家考证,目前广西古铜钟仅存四只,分别是铸于787年的融水苗族自治县信乐寺铜钟、796年的容县开元寺铜钟、958年的梧州南汉铜钟,以及961年的贺州乾亨寺铜钟。
据梧州市博物馆的资料记载,梧州南汉铜钟形体优美,重250公斤,通高100厘米,钟顶上盘踞着的两条连体兽弓身而立,如龙似虎,钟体叩之声音洪亮,余音缭绕。
1000多年的岁月里,南汉铜钟经历了多次迁移。南汉铜钟“落户”的第一站是寺庙,根据南汉铜钟的铭文记载,“置于云盖山感报寺”。据《梧州市志综合卷》,感报寺始建于634年,原称慈福寺,后改感报寺、大雄寺,明清年间又称光孝寺。
梧州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专家陈金源介绍,在唐朝,梧州城共有四座佛寺,分别是开皇寺、感报寺、冰井寺和云盖寺。其中,感报寺规模最大,山门、中殿、大殿,层层迭起,前有九层佛塔,后有亭阁,十分壮丽堂皇。
古代时,悬钮、口圆的铜钟或铁钟是佛教法器,又名梵钟,一般悬于佛殿东边。梧州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彭志创介绍,梵钟的钟声有两个作用,一是寺庙僧众们的“集结号”,二是用于报时报更。开始时,南汉铜钟悬于大雄宝殿前东侧的钟楼上,明清时移到寺后山的水月亭中。1857年,光孝寺毁于战火,后改建为忠烈祠,遗址在梧州市云盖山(市十四中原校址)后山。
梧州市博物馆副馆长郑伟标介绍,当时佛教广受梧州百姓欢迎,所以光孝寺一直保存到清朝,也令南汉铜钟得以保存至今。
南汉铜钟迁移的第二站是学校。1905年,原梧州凤台书院(今梧州市第一幼儿园)改设高等小学,南汉铜钟“进驻”校园内,为师生们作报时所用。
1928年,梧州扩建中山公园,在北山巅建晨钟亭。晨钟亭建成后,南汉铜钟迁移至亭内,作全城报时钟。由此,“晨钟报晓”成为梧州“古八景”中的重要一景。
2009年起,南汉铜钟从晨钟亭悄然消失。有梧州人失落之余写诗感叹:“铜钟不知何处去,空遗晨亭叹春风……”
两年后,建于珠山的梧州市博物馆新馆开张,梧州市民在展厅里与南汉铜钟重逢。
《南汉铜钟歌》发人深省
南汉铜钟在梧州百姓心中有着特殊的位置。震荡全城的钟声,曾激起不少梧州人生活的热情和创作的灵感。在诸多吟诵南汉铜钟的诗歌词赋中,影响最大的,当属曾刻于梧州北山集碑亭内的《南汉铜钟歌》碑。
《南汉铜钟歌》为一首完整古诗,是1867年时掌教梧州传经书院的长沙人周鋕勋所写,原文为:“夹马营中香雾起,天水碧浴真龙子;白鲵窈据南海云,珠殿玉堂春旖旎。风流天子小南强,侍女金貂奉玉皇;梵王宫殿专娇宠,铸金佞佛媚君王。传车执送足千载,红羊小劫沧桑改,落落山河失霸图,大汉乾和年尚在。火山剑瘗土花绿,伏波船影留江曲,玉棺寂寂珠尘故,摩挲追蠡杏如粟。蜗寄苍梧花屡鲜,月中叩月烹冰泉,浮云朝露梦中梦,山翠江声年复年。”
彭志创大致解读了《南汉铜钟歌》:诗歌第一句嘲讽荒唐骄横的南汉皇帝;第二句揭露南汉王朝“奉女巫为玉皇”和“重用宦官”的怪现象;第三句写南汉王朝覆灭时极为凄凉,只剩铜钟上的铭文作为历史的见证。
诗歌第四句中,“火山剑瘗(埋葬)”指南越王赵佗曾将宝剑赐给苍梧王赵光,赵光死后与宝剑一起埋在梧州对岸的山上,宝剑入地千年还夜放毫光,百姓称之为火山。“伏波船影”指东汉光武帝时候的伏波将军马援为了维护帝国统一,曾率军南征交趾,归来时路过梧州,将一艘破铜船沉于西江,每当江水退即隐约可见。与赵佗、马援的功绩相比,南汉暴君与吴怀恩只是历史长河里的小丑。
第五句大意为人生如浮云般飘逸,如朝露般短暂,事业却如山色年年依旧常青,如江水岁岁涛声依旧。人生在世,绝不能像暴君和小丑那样遗臭万年,应当像赵佗和马援,做到青史留名。
彭志创认为,在今天看来,《南汉铜钟歌》其实是一篇发人深省的“警世钟”诗歌。
(参考文献:《广西通志·金石略》、《梧州府志》、《梧州南汉铜钟及铜钟歌碑》等)
钟身铭文历史价值大
在专家学者看来,南汉铜钟的价值,既体现在能工巧匠们精细的制造技术水平上,也反映在钟身的铭文上,这些都是研究南汉历史的重要资料。
在南汉铜钟钟体五道凸起的十字纹线间,镌刻有87字铭文。铭文内容为:“维大汉乾和十六年太罗戊午,润六月庚辰朔十六日乙木弟子万华宫使、桂州管内招讨使、特进、行内侍、上柱国吴怀恩,铸遑鸿钟一口,重五百斤,置于梧州云盖山报寺,永充供养,上资当今皇帝龙图永固,圣寿万春。谨记。”
细细研读,一千多年前的“铸钟祈福”往事呈现于眼前——
从907年到96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史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中,南汉王朝(917—971)位于现在的广东、广西两地及越南北部。
南汉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声名狼藉。该王朝共历五主,没有一个清明仁慈之主,皆为“荒唐皇帝”。
梧州南汉铜钟为南汉王朝第四任皇帝刘晟在位时所铸。刘晟靠“弑兄”坐上了皇位,成为皇帝后,他疑神疑鬼,总是害怕兄弟们有样学样,日后“弑”了自己,谋了皇位。于是,刘晟将兄弟和侄子斩尽杀绝,将诸弟妻女充实至后宫,做下了违背伦常之事。
宫廷内斗,令南汉国力大受削弱。957年,北方大军压境,刘晟自感时日无多,一病不起。皇帝病了,身边一群宦官、宫女也急了。有宫女献计,称梧州山连五岭,水汇三江,乃灵秀汇聚之地,若在梧州铸一口铜钟,定能声振南疆,保佑皇帝龙图永固,圣寿万春。于是,一道圣旨迅速传到梧州——限令时任广西招讨使的吴怀恩于当年6月铸成铜钟,悬挂于云盖山感报寺内酬神,为皇帝冲喜。
接到圣旨后,吴怀恩马上搜罗银两、精铜,召集城内铸铜工匠,于958年铸成了南汉铜钟。然而,铜钟并没有保佑刘晟“圣寿万春”,同年8月,刘晟病死,其子刘鋹即位。然而,与父亲相比,南汉后主刘鋹的荒唐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此“荒唐皇朝”注定短命,铜钟也未能保佑南汉王朝“龙图永固”。971年,宋灭南汉,刘鋹成了亡国皇帝。
新闻推荐
传承中医精髓 弘扬中医文化 柳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关建国入选第六批全国老中医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关建国(左二)正在为病人把脉。受访者供图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宝库,为了让中医药学在现代社会得到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等部门近年来一直在开展全国老中医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的继承工作。...
融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融水苗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