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娘穿越九千公里 绣品惊艳伦敦客 融水三江绣娘参加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英国行活动
日报消息(记者张晓军、通讯员张利军)12月7日的伦敦阴雨绵绵。在泰晤士河南岸中心内的圣保罗大厅里,一场结合了现代设计与中国传统手工的“传承匠心·百年绣梦”时装表演上,一群模特身穿中国传统刺绣与现代韵味相融合的时装惊艳亮相,深深吸引了现场观众。这些绣品,出自9000公里之外中国大山深处,其中部分绣品出自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绣娘之手。
2017年是中英建交45周年。为推动中英人文交流,让中国大山里的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走向英国、走向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驻英大使馆联合主办,依文·中国手工坊、B&H中国文化创意中心共同承办了此次“传承匠心·百年绣梦”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英国行活动。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交流活动。
来自融水县的袁世兰、三江县的韦清花等柳州市4名绣娘受邀参加了活动,并在现场展示苗族、侗族的传统刺绣文化。
在活动现场,刘延东对本次活动在***及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文化走出去等方面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刘延东说:“这个模式很好,通过刺绣让绣娘们过上了更好的生活,同时也推动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活动期间,绣娘们即兴唱起了山歌“传承文化英国行,绣梦中国工匠心。传统时尚相融汇,产业到家又创新。刺绣事业同推进,非遗文化共传承。中英经济齐发展,指尖绣出好前程” 。刘延东与她们一一握手,并嘱咐她们给家乡的姐妹们带去亲切的问候。
活动中,百件苗族、侗族手工艺品进行了展示,来自融水县、三江县的少数民族绣娘登上T台,现场演绎传承千年的刺绣技艺。近40套时装也同时亮相,秀场服饰的刺绣部分,均由中国大山深处的绣娘手绣完成。现场播放的英文视频还带领大家来到山清水秀的广西,看到隐藏在大山中精美精湛的传统手工艺和一群淳朴可爱的传统手工艺人。
“一线破出十二丝,丝丝刺绣称绣片,绣片连缀作绣衣。”这是苗族刺绣代表技法“破线绣”的基本做法。看似简单,但往往一套绣衣的做成,需要一名苗族绣娘连续工作三五年方可完成。侗绣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用具有代表性的“堆线绣法”绣出的成品色彩鲜艳、造型大方,图案因线堆积而高出绣面,犹如一组带色的浅浮雕,立体感十分强烈。此次活动把这些苗绣、侗绣传统手工艺从大山带到伦敦,向世界展示了这种手工艺之美,也让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开启了中英文化交流新的合作和交流篇章。活动期间,由英国商务大使、董事学会主席芭芭拉·贾琦夫人与中国手工坊合作建立的B&H创意平台分别与融水、三江两地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未来将对两地绣品设计、推广和销售提供支持和帮助。
近年来,在自治区妇联的指导下,市妇联积极开展“产业到家 牵手妈妈”巾帼脱贫行动,各县妇联分别依托民族特色大力推动、支持巧手脱贫工作。融水和三江常态化开展刺绣擂台赛,打造了以苗绣、侗绣为代表的巾帼脱贫示范基地,一批技艺精湛的绣娘参与到精准脱贫中来,利用传统民族服饰手工艺绣着花、带着娃、顾着老、养着家,实现了居家就业,部分绣娘还多次在国内、国际妇女手工艺品展示活动中获得业内行家的好评。
新闻推荐
为加强税务干部廉洁自律,融水苗族自治县国税局加强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监督管理,加大内、外监督的力度,做到“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融水国税在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重点...
融水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融水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