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回归苗寨 书写青春

广西日报 2017-12-11 07:23 大字

本报记者 蒋予昕  实习生 陈慧涓

在融水苗族自治县,许多年轻人会选择外出打工。但是,却有这么一位女孩反其道而行,大学毕业后放弃了留在城市的机会,回归养育她的苗寨,书写青春。她就是安陲乡江门村女大学生村官杨宁。

“这个女娃仔真了不起,带领我们致富。”江门村村民廖美兰告诉记者。江门村共有12个自然屯1800多人,过去生活十分贫困。怎样才能改变乡亲们的命运?杨宁一回乡便抱着笔记本走村访户,记录各种困难和问题。看着拥有丰富竹木资源的大山,她决心发展高山生态农业,让乡亲们走现代农业之路。

几年来,杨宁带头养竹鼠,领着苗胞发展特色产业;指导村民成立竹子收购站,竹产品直销广东、海南等地;以“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建设高山葛根示范基地;带动贫困户种植高山农作物……高山特产种下去,还得有销路、得收入,去年,杨宁开设网络销售点,组建融水大学生村官创业联盟,成立“苗村倌”农产品电商中心,把当地的香菌、八角、黄栀子等放在网上销售,解决深山特产销售难问题。如今,村民们的观念转变了,贫困户发展生产积极性大增,科学种植也在苗寨扎了根。

“她真是个好人啊!”乡亲梁海春因病卧床不起,家里还有一个正在上小学的孩子,杨宁知道后,每月给孩子送来生活费,并在学习上给予辅导。杨宁还在自己的家里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节假日里带着孩子们一起学习、做游戏,为留守儿童撑起一个温暖的“家”。

突出的成绩让杨宁先后获得全国乡村创富好青年、“优秀大学生村官”,以及自治区“三八红旗手标兵”、广西五四青年奖章等多项荣誉称号。“成绩属于过去,能带领乡亲脱贫致富,才是我最大的心愿、最大的满足。”杨宁这样说。

新闻推荐

“我为乡村聚力”系列报道之二十九 “订单式养殖” 不愁香鸭销路 融水县四荣乡九溪村在青山绿水间做文章助村民增收

村民正在赶鸭子驻村第一书记吴杰○○记者周仟仟沿着水泥路蜿蜒前往融水苗族自治县四荣乡九溪村,叠叠青障映入眼帘,错落有致的房屋点缀在青山绿水中。过去的九溪村,山路泥泞、破败不整,有的村屯甚至不...

融水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