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村民自建桥梁的融水农民廖克庆: 喜!大桥基本可以通行 愁!收尾资金还没着落
廖克庆一直在为大桥收尾资金发愁。
2017年度南国今报公民榜样评选
◎人物回访
今报记者廖艳明文/图
融水苗族自治县汪洞乡产儒村才龙屯位于贝江发源地,全屯65户人,却隔江住在两边。洪水季节,两岸居民来往、孩子上学,只能趟水而过,危险重重。于是,村民廖克庆带领村民自筹资金,自己设计、施工,建起了才龙大桥(详见本报2017年4月17日4版报道)。11月12日,记者回访了解到,桥虽已修了近一年,基本可以通行,却因还差7万多元无法收尾,这让廖克庆等人十分头疼。
1
建桥还差7万元
“四五次大洪水,我们的桥都没事。”今年汛期,才龙屯发了多次大洪水,附近村屯不少桥梁被冲垮冲坏,然而村民们自己设计施工的才龙大桥几经考验都没事。村民们都为此感到骄傲。
洪水是检验桥梁质量的试金石。“大桥凝聚了所有村民艰辛汗水,和600多名爱心人士的关注。”廖克庆坦言,其实雨季到来时,最开始他的心里也有点打鼓。
有一次大雨下了一天一夜,洪水迅速上涨。担心大桥的安危,晚上他冒着大雨,到大桥上查看。
当看着凶猛的洪水,从桥下穿过,一次次冲击桥墩,大桥依然稳若泰山,他才终于放心了。
大桥主桥基本建成后,村民们利用天气好的日子,将大桥连接家门口的石子路进行了平整。因为缺乏资金,大桥靠近309省道一侧,还有部分衔接道路没有完工。此外,为了安全,他们还想在大桥两边装上护栏;还想在桥头立一块功德碑,让后人都能记住这些出钱出力建桥的热心人,但是这些都因为资金问题暂时搁置。
“资金缺口大概还有7万元。”廖克庆说,若资金不足,他们将向汪洞乡政府及相关部门打报告申请。实在申请不得,只有再想其他办法。
2
拆掉泥屋建砖房
虽然才龙大桥没有彻底竣工,但人行和部分车辆过往基本没有问题。
因为此前不通车,河对岸的6户居民,多年来居住的都是黄泥夯实的房子。这些房子“年迈”的已经有五六十年,“年轻”的也已有二三十年,部分开裂严重,居住其中危险重重。
车辆可以通行后,6户人家都统一将泥房拆掉,准备修建新的砖房。
6户居民建房子,也都是大家自己打地基自己设计。一家忙不过来,邻里之间就相互帮衬。遇上封顶、浇筑混凝土等,短时间内需要的人手多,河对岸的数十位村民也都赶来帮忙。
目前,部分村民的新房已经建好了一层,部分则还在打地基。“有了桥,一切都有了盼头。”村民们如是说。
3
孩子上学不怕了
以前没有大桥,除了不能运砖拉水泥建房子,还苦了上学的孩子们。30多年前,年幼的廖克庆就是其中之一。
廖克庆还记得,他上小学时,河上使用的一直是两三根木头或竹子搭建的临时小桥。这座临时小桥直到去年他们动工修建大桥时才拆除。小学二年级时,他背着书包颤巍巍地走到桥上,一不小心就滑倒在河里。幸好他只是被冲到了下游的河边,侥幸捡回一命。
自己有了孩子以后,他不允许孩子再冒险。洪水来了,他就让孩子骑在自己的肩膀上,自己跳进没过胸的河水中,送孩子过河。实在没法过去,孩子们就只能暂时不上学。
自建的大桥可以通行了,孩子们再也不用骑在父亲的肩头铤而走险。廖克庆站在远处的山头,看着孩子们开心地从大桥上走过,与众多孩子父母一样,他心里别提有多开心。
“今年虽然涨了好几次洪水,但孩子们一次也没缺课。”筹备大桥近十年,施工修建近一年。一路走来艰辛颇多。但看见孩子们过河没了危险,又能安心读书,廖克庆和村民们感觉一切都值得。
新闻推荐
图为捐赠活动现场。10月17日是我国第4个扶贫日,也是第25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建行柳州分行组织全行员工开展“扶贫济困,邀您一起”扶贫捐赠活动。一直以来,建行柳州分行通过新农村贷款、城镇化贷款、P...
融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融水苗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