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能量源”更加强大

柳州日报 2018-12-23 10:54 大字

日报消息(记者覃珩)截至目前,柳州市31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实现集体经济收入超3万元,686个非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超2万元。近日,记者从市基层办了解到,近年来,柳州市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列入“一把手”工程,打造村级党组织“星级化”管理升级版,培养脱贫攻坚带头人……柳州市围绕强引领、多举措、保长效的工作思路,不断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新路径、新模式,让乡村振兴有了“能量源”。

2005年,柳北区石碑坪镇石碑村的青年纷纷外出打工,村庄空心化严重,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多年为零。2017年,石碑村的村民纷纷种起了优质稻,建起了粮食加工厂,石碑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一下猛增了3万元。

“过去村子是‘空壳村’,村委喊不动人。如今村委‘荷包鼓了’,吆喝都有人应,大家干事的信心很足。”柳北区石碑坪镇石碑村党支部书记周树才自豪地说。

石碑村的故事,正是柳州市近年来以党建为引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缩影。

“柳州市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列入‘一把手’工程,先后出台了《柳州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柳州市关于在村级党组织中开展争创‘红旗村’活动的实施方案》等政策,在全市实行县乡领导分片联系、重难点村包干政策,打造村级党组织‘星级化’管理升级版,培养脱贫攻坚带头人。”市基层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在全市实施党组织书记“头雁领航工程”,共筹集600万元村党组织“书记创业发展基金”,支持由村党组织书记领办创办的集体经济项目172个。

党建引领,机制联动。在这样的模式下,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在柳州市各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融安县通过实施“百村万亩金桔园”集体经济特色产业创收工程,今年全县147个村每村可按10%股份分红3万元;柳江区整合21个贫困村1050万元资金入股实力雄厚的企业,每村每年可获得5万元稳定收益;城中区环江村发展“特色种植-沿途观光-农家乐”“骑行+民宿产业”等模式,2017年以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58万元……自2003年以来,柳州市共建设村集体经济实体项目24个,每年总收益400多万元。

同时,柳州市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抓手不断建强村级集体经济堡垒。先后出台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财务管理、公开公示、项目联审等5项制度办法,规范村民合作社运行和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设立村级集体经济专用公示栏,组建村级集体经济专家顾问团队,强化党员干部失职问责制,调动了党员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积极性,保持了村级集体经济活力。

新闻推荐

放任女儿辍学打工 家长遭到政府起诉 在法庭主持下,原告、被告达成调解协议,两被告承诺继续送孩子上学

庭审现场记者付华周通讯员韦成晚报讯俗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然而,在融安县潭头乡,有一对70后父母却放任自己...

融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融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