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绿水青山 抱得“金山银山”

柳州日报 2018-12-17 09:43 大字

12月13日,全区农业产业扶贫现场推进会分别在融水苗族自治县、融安县召开,与会人员考察参观了融安县金桔种植和农产品电商销售情况,并对融安县产业扶贫的成效点赞。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融安县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产业发展理念,立足金桔、香杉、甘蔗等生态产业种植的优势,精准打造“十大产业扶贫模式”,引导15739户贫困户47217名贫困人口参与,可实现11598户贫困户44721人脱贫。

吉祥金果破瓶颈

致富链条可延长

“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金桔,太好吃了,甜到心里。”12月7日,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金桂花展厅,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品尝到融安金桔后连连点赞,“融安金桔”口碑和品牌效益愈发凸显。

“今年我们抽调了62名农业技术骨干组成服务特色产业发展专家团,深入62个贫困村(9个深度贫困村)精准实施产业扶贫。”据融安县农业局局长覃武荣介绍。近年来,在精准脱贫政策的引导下,融安县把金桔作为脱贫奔小康的主导产业来抓,科学引导果农通过“三避”技术延长鲜果销售时间。

“从11月8日金桔开市至12月12日,我们金桔电商销售额已达2.9亿元,销售量达 1.61万吨。”融安县经贸局副局长韦友龙介绍说。实施电商营销助脱贫,是融安县打破融安金桔销售难的亮点举措,该县以中国供销·桂北农产品电商孵化园为依托,积极打造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截至目前,通过电子商务发展带动全县5000多户贫困户实现增收,带动贫困人口实现创业就业人数20164人次,实现增收总额9967.3万元。

同时,金桔膏、金桔茶、金桔酒等融安金桔深加工产品也应运而生,延长和拓宽了融安金桔产业链,助推了融安金桔产业长足发展。

生态香杉立三产

脱贫未来可期望

“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全力推进生态工业和特色农业融合发展,打造千亿香杉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的全产业链现代林业生产发展新模式,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融安县县长陈文敏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以“生态立县”为理念,让香杉生态产业成为该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家住大坡乡岗位村德江屯的何振全、何振洪两兄弟,依托“香杉红利”脱了贫,盖起了新房。2016年以来,融安县共有近4000户贫困户共新种植香杉4.9万亩,年人均纯收入达3125元。目前该县建有红卫、浮石2个香杉工业园区,企业116家,年加工香杉生态板75万立方米以上,年产值36.6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000个,其中贫困人口1062人,人均年收入达30000元以上,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该县还有3320户贫困户以贷款入股20家香杉加工企业,贫困户每户每年获红利4000元,实现企业与贫困户“双赢”的目标。

甜蜜蔗业稳收入

幸福生活奔小康

“甘蔗生产是我县农业生产的重点工作,是事关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重要产业,巩固我县甘蔗主导地位对我县社会经济发展、脱贫攻坚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在今年3月初召开的2018年甘蔗生产工作推进会上,县领导提出要把握机遇,促进扶贫甘蔗产业转型发展。

“今年我们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各蔗区村屯举办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班21期,同时以‘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跟贫困户签订合同,保价收购贫困户种植的甘蔗。”融安县糖办负责人陈凡军介绍说。2018年,融安县糖料蔗总面积为5.1万亩,扶贫产业新扩种1208.2亩,314户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受益贫困人口1317人。

“感谢共产党的好政策,感谢帮扶责任人。”今年48岁的罗世永是沙子乡古益村古益屯人,2015年12月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政府的引导下,他租种了40亩甘蔗地,每亩新扩种甘蔗可得700元的补助,2017年创收81000元,当年脱贫。现如今他家还通过异地搬迁住进了新房,继续租地种蔗,过着甜蜜幸福的生活。

本报通讯员谭凯兴唐洪

新闻推荐

身边好人多 评选

日前,融安县委文明办评选和向上级推荐一批身边的好人,受到了当地各族群众的认可。评选中,县委文明办从各乡镇各单位选取见义...

融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融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