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青春汗水洒向农村大地 记融安县泗顶镇泗顶村“第一书记”陆小菊
2017年4月12日,“第一书记”陆小菊与结对帮扶贫困户商讨精准帮扶事宜。
山的那头还是山,一望无际不知何处是尽头。在融安县泗顶镇泗顶村蜿蜒曲折的山路中,一抹平整的硬化道水泥路好似一条银龙,穿过葱绿的樟树林,穿过广袤的甘蔗地,穿过拉穷、拉胆、岸江、凤凰4个天然屯,穿过每一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村民的心田。
“路,是一定要修的!”泗顶村“第一书记”陆小菊看着村民们露出灿烂的笑颜,自豪地说道。她深知,这条水泥路修好后,泗顶村凤凰屯将告别多年未通路的历史,朝着脱贫致富的道路大步向前。
2015年7月参加工作的陆小菊是广西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的一名辅导员, 28岁的她有一颗挥洒青春热血的心。同年10月,一次偶然的机遇,陆小菊被学院党组织选中,成为融安县泗顶镇泗顶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陆小菊虽然知道“第一书记”这条路上充满了荆棘险阻,但她想趁着年轻,多做些有意义的事。
刚到泗顶村时,陆小菊就为村里困难的条件、严峻的环境怔住了,“当时的村委仅有4个人,用的还是原来水产畜牧站的办公室,一个屯完全没通路,3个屯没水泥路,两个屯距离镇上6公里,95户280人深陷贫困……”陆小菊掰着指头细数着需要“重铸”、百废待兴的泗顶村,深深感觉到了肩上垒得高高的重担。
还没来得及适应新的环境,陆小菊开始了***的工作。她与村委干部们马不停蹄地奔走在农户家中、田间地头,经过两个月的精准识别,陆小菊对全村10个屯有了一个周全的了解,也通过入户踏石留印的走访,拉近了与村“两委”干部和村民的距离,这个瘦小年轻的“第一书记”也被村民亲切地称呼为“陆书记”。
从走访中陆小菊发现,整个泗顶村大部分村民的经济来源依靠外出打工,交通、饮水都很困难,于是她给自己定了三个目标:一是修路,二是修水渠,三是建水果合作社。她从抓基础设施建设出发,深入泗顶村屯调研,依托广西科技大学修建泗顶村凤凰屯1.0公里道路,完成岸江屯4.39公里、拉胆屯2.09公里的砂石路改建,结束两屯长期未通水泥路的局面。除了修路,她还大力兴修岸江屯、湾村屯水渠,解决水田灌溉难的问题,并全面实施结对帮扶计划,兴办融安县泗顶镇鑫满洞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柑桔、金桔等种植业和池塘养殖业,让泗顶村村民真脱贫,脱真贫。
陆小菊多方奔走,四处“化缘”,协调资金10多万元,修建村委面积达400余平方米的围墙,以及新建村委大门。之后她继续筹集资金,该村的篮球场、文化长廊、宣传栏、戏台、厕所、健身器材和景观绿化带也建起来了,为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好去处; 泗顶村大村屯、湾村屯等10个屯的宣传栏立起来了,为广大群众及时了解扶贫信息提供便利。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2016年,陆小菊所在的泗顶村党总支部被评为自治区四星级党组织;2017年,她被中共融安县委组织部授予“党员帮扶先锋岗”荣誉称号。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情洒农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宗旨,给泗顶村这片寂静的土地带来了一片生机。
本报记者 阎翔
(图片由陆小菊提供)
新闻推荐
“赚钱的不只有李花!” 在融安县崖脚村铜板屯感受“风吹花落”后的致富生机
4日,柳州市刮起一阵10级大风,各县区均不同程度受灾。远在大山深处的融安县东起乡崖脚村铜板屯也未能幸免,屯里发展乡村旅游的金字招牌——李花,被大风吹落满地,留下的只有光秃的李树与游客的惋惜。4日...
融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融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