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托付
孙晓玉
清明,有一诗一画。
诗是杜樊川,画是张择端。
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它因“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此名。清明上河是北宋时的民间风俗,轻轻打开:小溪清清,远远一行骆驼、毛驴,向京城走来,几户农家,树丛中有序坐落,几棵枝丫,还有鸟巢、羊圈……街市、郊野、河流,一幅《清明上河图》,京城汴河两岸的游人仕女、风光人文,入眼而来。
时至清明,我的家乡也渐渐春光明媚。
蛰伏了一个冬天的春,捧着她特有的新绿和芬芳,甜梦一般地降临,浪花一样地涌来,它饱蘸了生命的一切繁华,浸透了生命的一切原色,在原野上闪动点点新绿、嫩绿、鲜绿,把积攒了整整一个冬天的生机,尽情释放。春把所有托付于三月,明媚的阳光,带着暖意的风,把无限的生机带给人世。无论是富饶的田野,还是贫瘠的戈壁——真情真意的大地,春都会用它温暖厚实的手掌,把那些各种各样的新绿拥抱,大度地给世界释放温馨和美丽。
祭奠祖先、缅怀先烈,扫墓原本是清明之前一天,也有一说是三天的寒食节习俗。因了两节紧邻,唐以来并于清明,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对人最好的思念是什么呢?崇尚天人合一的古人,栽下了郁郁葱葱的松柏。
清明,草绿如茵,枝青叶好,人心和万物生机勃发。清明的很多游戏活动,踏青、蹴鞠、放风筝、荡秋千等,深得女性和儿童所喜。风筝高飞在蓝天,剪了手中牵线,任凭好风把它们抬高送远。书里记载的“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的事儿,就是有人家捆椽立木,架梁拴绳,引了一村庄男女老少,前来荡秋千。有那精装的后生,会倒挽绳索,脚蹬横梁,引得“好一个后生”的赞叹。
坎坎伐檀兮,山林开启,文明得以延续。春光如春雨飞洒,不是说“无心插柳柳成荫”么,柳条插土便活,于是年年插,处处荫。有柳枝编了圆圈,戴在头上者;有直接取一小段娇嫩的柳枝,插于发髻,姿态娉娉者。民间的插柳、戴柳习俗,辟邪和珍惜青春年华,兼而有之。人们与草木的关系从筚路蓝缕开始,一路相濡以沫,一直走到今天。
我们在清明的行走里细细琢磨,它的气息包含着那种最令人感动的生命情怀,如果你和我一道用心遐想,以新生来纪念逝去,本就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国人清明植树的习俗,古今如一。清末,左宗棠曾下令在河西走廊的六百多里沿途种柳,人称“左公柳”。清人杨昌浚曾写诗赞道:“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被誉为“植树将军”的冯玉祥,在驻兵徐州时,他带兵种植大量树木,并写下了护林诗。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植树的佳话很多,沙俊其庆功栽杨,董奉治病种杏,文成公主思乡植柳,留给子女八百株桑树的诸葛亮,还有“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的柳宗元。这些佳话源自一种传承数千年的好传统。《礼记》中说:“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意思说春天植树造林,是最大的功德。夏禹时还出现了保护林木的法规,《逸周书·大聚解》记载:“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
一个家园,离不开一片庄稼;一个村庄,离不开一片树木。看见了一片树木,我们说看见了自己的村庄;看见了门前那棵直的白杨,或者弯的沙枣树,我们说找到了自己的家。我们忙碌着,因为希望我们的村庄能有更多绿色,希望家乡的春天能变得更加美丽。
一行行梭梭,也许能防风,也许能抗沙;一株株白杨,也许引来一群鸟,也许变成一地阴凉。它们和斜飞的燕子一起,和着雀儿的鸣叫,奏响了春天的赞歌。去春植下的小树,今春枝头上会泛出新绿。今春植下的小树,阳光一亲,春风一吹,就会开始生根发芽,绿了我们可爱的家乡,把那春色肥了满眼。有一束绿,就会有更多的同伴聚拢在一起,这些绿色就会在春风中骄傲地摇曳。
铁镐铲向了还未完全消融的冻土,挖坑、培土和浇水,我们要栽杨、植柳,风把春天和阳光的味道,融合在一起,召唤着这片有地气的土壤,还原它生命的本色。
这片土地上所有的一切,随着一片一片新绿的成长会变得生机勃勃、繁荣向上,而这将会成为我们,还有我们的孩子幸福的理由!
新闻推荐
今报柳州讯(记者巴方通讯员廖婧)近日,自治区科技厅发布2021年广西瞪羚企业拟认定的公示名单。柳州13家企业上榜,其中柳东新区...
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