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是管出来的

广西日报 2022-03-24 10:38 大字

艾娇珍

据《南国今报》报道,近日,由柳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提出的《柳州螺蛳粉原料竹笋生产技术规程》,在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的柳州市地方标准审定会上成功过审。作为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首个通过审定的柳州地方标准,该成果对促进柳州螺蛳粉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2014年第一家袋装螺蛳粉企业诞生,到2020年产值过百亿,柳州螺蛳粉只用了6年的时间就火遍全国甚至热销海外。2021年,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到501.6亿元。螺蛳粉的爆红,与其“酸、辣、鲜、爽、烫”的独特风味密切相关,更得益于当地对螺蛳粉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的谋划和标准化、品牌化的生产。

前不久,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土坑酸菜”,让一些网民联想到同样以腌制品作为辅料的网红柳州螺蛳粉,担心它会不会也有“土坑酸笋”。但很显然,柳州螺蛳粉从一开始就挖掉了“土坑酸笋”的土壤。

为避免柳州螺蛳粉因原料配比、工艺技术等不同,导致不同螺蛳粉产品鱼龙混杂、产品风味难以控制的情况出现,柳州工业化发展螺蛳粉,进行全流程质量管控和标准化生产,实现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的统一,确保风味、保障质量、保证安全。早在2016年,柳州市政府就牵头制定了柳州螺蛳粉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螺蛳粉行业协会、螺蛳粉企业和相关部门也发布了柳州螺蛳粉团体标准,明确规定了原料要求、加工工艺要求和质量要求。

酸笋作为螺蛳粉的“灵魂”,决定了一碗螺蛳粉是否地道。此次当地制定生产技术规程,规范柳州螺蛳粉原料竹笋生产的技术要求,是将标准化向螺蛳粉配料进一步延伸,有利于螺蛳粉配料食品安全的把控、监管,形成完备的螺蛳粉全产业链标准体系,促进全产业链的高标准、高质量发展。食品生产者、监管者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共同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消费者才能吃得放心,产业才能长红。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要有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要挽回消费者的信心,重拾特色食品的信誉,“酸菜”不妨学学螺蛳粉。

新闻推荐

前两个月柳州汽车及其零部件出口增八成

本报柳州讯(记者/张冠年通讯员/唐浩乘)3月20日,柳州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柳州市汽车及其零部件出口值18.6亿元,同比增...

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