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见飞花入户 坐看青山琼宇 探寻柳州人居变迁之“居于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莲花山保护区。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齐头并进。环江滨水大道在山水间穿过。
“郁郁层峦隔岸青,青山绿水去无声。”寥寥两句诗,一片山水旖旎之景跃然纸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几年,柳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与宜居、宜商、宜业齐头并进,生动演绎了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动人故事,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沉甸甸的“国字号”荣誉,让这座西南工业城市熠熠生辉。
践行绿色发展 建设宜居大城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柳州曾有过一段灰蒙蒙的重度污染历史,柳江上游烟囱林立、浓烟滚滚,空气中二氧化硫一度严重超标。
生态环境的问题,往上追溯都是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为了打破这种“厂在城中,城在厂中”的尴尬处境,一代代柳州人痛定思痛,团结一心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经过数十年的时间,拆锅炉、煤改气、企业退城进郊、开展“酸雨治理行动”……柳州全面吹响工业升级的号角,终于恢复了绿水青山,并在2015年首次入选“全国十大宜居城市”。
重视生态保护,背后是深沉的民生情怀。多年来,柳州对生态宜居的追求始终如一,在城市建设的道路上,不断致力于为市民打造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景象。
“十三五”期间,柳州生态建设在多领域全面推进,多项指标提前达标。据相关部门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国地表水质量状况,柳州排全国第一名;今年1-11月柳州市市区空气优良天数比率为97.6%,同比上升4.8个百分点,其中,11月份柳州市空气优良天数比率为100.0%。
黄土披上绿裳 幸福指数攀升
发展不仅是为了经济数字好看,而是应该创造好的生活环境,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感到幸福,这才是发展的目的。
为此,近年来柳州不断提升公园、小游园数量,调整城市绿地布局,注重在黄金地段为城市“留绿”。据统计,2012年至2018年,柳州市共实施280余个绿化建设项目,建设内容覆盖60条城市道路、20余个公园、12座石山和30多个街头小游园及柳江沿岸、铁路沿线等景观节点。
其中,位于城市东方向的马鹿山大草坪与环江滨水大道不得不提。约15万㎡的阳光大草坪,是由10亿元的商业用地转化而成,是柳州为城市“留绿”的最好见证;总长约30公里的环江滨水大道起于河东大桥东端,一路沿柳江西岸终于静兰大桥,沿途层林尽染,景观桥、古景龙壁回澜、静兰水上运动基地,以及未来将落地的自治区重点文旅项目华润静兰湾文旅小镇,无不为这个城市锦上添花。
工业城市中山水最美,山水城市中工业最强。目前,柳州森林覆盖率为65.0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8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37平方米,实现了从“厂在城中,城在厂中”到“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中”的华丽蜕变。
绿意向东延伸 人居追求品质
生于绿,长于绿,居于绿,是当下柳州人真实的生活写照。
摊开地图,大大小小的公园,呈现由西向东、由疏到密的布局,市民走出家门不出500米便能寻到休闲绿地。今年8月,柳州成为自治区首批公园城市建设试点,即将开始为期3年的公园城市建设,大批城市宜居项目即将上马,龙城人居有望翻开新篇章。
经济发展经得起看,民生账簿也要经得起算。如今的柳州,将绿水青山的价值转换成市民推窗可见的现实,不仅摘掉了污染的帽子,还实现了环境与经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作为城市绿肺的莲花山保护区,处于城市东拓的范围。以其为中心辐射的静兰片区、独凳山片区、河东片区,乘着“一主三新”的顺风车飞速前进,醇熟的教育、医疗、商业配套接连落子,快速便捷的交通路网犹如毛细血管般,源源不断地为该片区腾飞注入活力,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小马鞍山公园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引得保利、华润、龙光、彰泰等知名房企纷纷入驻。
依山而居,依水而憩,是地貌赋予该片区的优势,也是许多柳州人骨子里的居住追求。未来,这里将成为柳州向东发展格局中的一颗明珠,构建起柳州人生活的幸福空间,圆更多人山青秀、水灵动、城繁华的安居梦。
(李斌)
(图片由保利置业提供)
新闻推荐
小记者驾鹤路小学16(6)班何芊桓我通过阅读《柳州晚报》上的小记者文章,渐渐地心中产生了期盼:如果我也是小记者,那该多好啊!今...
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