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一版)

柳州日报 2020-11-06 10:11 大字

(紧接一版)一面挂着石器的陈列窗吸引了不少游客拍照“打卡”。这些石器根据进化轨迹排列,从砍砸器、刮削器等打制石器,到穿孔石器,再到石斧、石锛等磨制石器,应有尽有,共同述说着洪荒岁月的悠悠故事。

穿行在石器孔洞之间的,是数万年前人类的呼吸,那是文明的先声,穿过古老而漫长的时光呼啸而来。

著名考古学家安志敏教授认为,“白莲洞遗址是解决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如何过渡到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关键性遗址”。 白莲洞文化堆积厚达3米,时间跨度为距今37000年至7000年,它连续的文化堆积证实了中国南方中石器时代文化的存在。厚重的文化堆积蕴藏着柳州先民的三万年地书,记录了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3个不同文化期的生存轨迹。

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副馆长叶亮介绍,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20000年,这时以打制石器为主,有简单粗犷的砾石工具和部分燧石石片,经济生活以狩猎和采集为主。中石器时代,距今约18000年至12000年,开始出现磨刃或磨尖的石器、穿孔石器和骨角器,这时候原始耕种开始萌芽。到了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1000年至7000年,出现了通体磨光、对称工整的石器,原始陶片、穿孔装饰品等,古人类制作的工具更加精细,开始有了更美的追求。

距离白莲洞遗址12公里的地方,有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鲤鱼嘴遗址。它是一处典型的贝丘遗址,年代为距今21000年至7000年。经专家研究,这里很有可能是白莲洞人外出狩猎的季节性营地。鲤鱼嘴遗址石器制作工艺与白莲洞的完全一致,是白莲洞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鲤鱼嘴遗址新石器时代地层中,发现了4具人类骸骨,他们被称为“大龙潭人”,年代为距今约1万年。

著名古人类学家、白莲洞博物馆原馆长周国兴曾将“大龙潭人”头骨与“山顶洞人”“柳江人”的头骨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大龙潭人”的骨性状与“柳江人”相似,如颅顶较低、眉弓粗壮、颅骨枕部有“发髻状的突起”等特征,大龙潭居民很可能是直接由以“柳江人”为代表的晚期智人发展而来,是广西乃至中国南部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人类代表。

换言之,大龙潭人是广西世居民族的祖先。

柳州先民 以螺为食

夜幕降临,最狭小的巷子里,热闹了一整个白天的螺蛳粉摊依然火爆。一勺鲜亮的红油浇上,莹白的米粉透出诱人的光泽,一碗酸辣鲜爽的螺蛳粉足以抚慰食客寂寞的味蕾。

数万年前,柳州先民便以螺蛳为食。

1980年1月,当时柳州博物馆的罗秀英和桂林文博专家在大龙潭调查摩崖石刻时,随手在路边抓了一把土,罗秀英说了一句“怎么有碎陶片”。这一抓,便抓出了大龙潭鲤鱼嘴遗址,史前文明的光芒跨越时空逐渐苏醒。

“在发掘大龙潭鲤鱼嘴遗址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大量螺蛳壳,这些螺蛳壳已有21000多年的历史,‘屁股’都被‘钳’了,肉被食用。”柳州博物馆原副馆长、本地知名考古学者刘文说,在发掘地层时有个有趣的现象。在不同地层发掘的螺蛳壳形状不一样,越往底层的螺蛳越大颗,较上层发现的螺蛳壳相对小很多,“说明人类吃螺蛳比产螺蛳的速度要快,把大的吃完了就只能吃小的了”。

这群“史上第一拨嗍螺蛳的人”,是怎样生活的呢?我们可以透过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复制的一段鲤鱼嘴遗址的螺蛳壳堆积层,穿行到先人的世界,窥见文明的初始——

当第一缕阳光斜照在柳州龙潭山南鲤鱼嘴的山下岩厦时,“大龙潭人”从睡梦中醒来。洞口的火堆,整夜熊熊燃烧的火苗正在逐渐减弱,可见他们已经熟练地掌握火的使用和保留火种等各项技术。

这群身材健硕、皮肤黝黑的柳州先民,走向旁边的湖泊与低洼沼泽,伸出双手将水底的螺、蚌捞起,放进陶盆;山脚下,妇女们或在摘取野果,或用石锛挖掘饱含淀粉的栎、山毛榉等植物根茎。

夕阳西斜,他们带着丰厚的“战利品”,陆续返回岩洞。他们用石器敲掉螺尾,用燧石生起了火,把螺、蚌倒进亲手制作的陶器中烹煮,浓浓的螺香味顿时在整个山洞里弥漫飘散……

从白莲洞穴居到移居至河岸和湖泊狩猎、采集、捕捞,柳州先民从岩洞走出,繁衍到更广阔的天地。6万年过去了,我们进食,生存,繁衍,不断进化。

数万年前那群智慧的先人身影早已不在,太多故事被黄土掩盖。6万年后,埋藏它的泥土,繁衍出的生息,和这泥土连接的土地,都被它命名,叫做“柳州”。

本报记者 韦斯敏 (本系列报道完)

新闻推荐

山水龙城兴 产业发展旺 2020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现场观摩侧记

柳州旅游集散中心内,特定版“紫荆花号”宝骏E300吸引眼球。一花倾城,一粉飘香,一江旖旎,一车驰骋。这里是柳州,西南工业重镇,中...

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