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行没了 心灵美了 柳州市十八年初心不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纪实之十
志愿者在大龙潭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站向市民发放宣传资料。 本报记者 黄蕊 摄
多走几步,把垃圾扔入垃圾桶;多点耐心,等绿灯亮起再通行;多些克制,公共空间不私搭乱建……文明与不文明,往往在一念之间。
柳州,十八年初心不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把创城的内涵润物无声地从街头巷尾的物质表面延伸至每位市民的精神内里。让文明,成为自觉,成为行动,成为这座城市生生不息的魅力所在。
每天的清晨和傍晚,家住桂中大道附近的市民杨先生都会牵狗遛弯,这一习惯已坚持4年。以前,不系绳的狗以及它们在绿化带边上留下的排泄物,常令杨先生感到困扰,因为自家的狗易被“挑衅”、在嗅闻花草时一不小心还会“中招”。
今年,柳州市发布关于文明养犬的通告及规范文明养犬行为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宣传引导、依法告知、联合整治、依法查处等措施,亮剑不文明养犬行为。“在政府的引导规范下,现在不文明养犬现象少了很多。大家都文明养犬,我们的生活环境才会和谐。”杨先生表示。
柳邕路玻璃厂宿舍区的居民为了给爱车遮阳挡雨,搭起17个棚子。近期,城管执法人员确认棚子属于违法建设后,依法予以拆除。在城管执法人员及社区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下,小区相关居民意识到自身错误,纷纷配合拆除自家的违建。
随意私搭乱建、圈地饲养家畜、毁绿开辟菜园……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不文明行为,不仅考验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更体现市民素质。近年来,柳州市通过开展治理违法建设“飓风行动”、综合整治老旧小区,有力地消除此类不文明现象的存量;通过加大曝光力度、加强宣传引导,有效遏制不文明现象的增量。
过去,一些公共服务窗口单位“脸难看、事难办”,令群众不满。柳州市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窗口服务规范化,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市民韦女士是柳州市一家汽配公司的人事专员,常常要到市人社局办理社保业务。韦女士说:“现在人社局的服务比前两年好很多,当我对政策有不明白的时候,工作人员都会耐心解释,这让人感到舒心。”今年上半年,柳州市获得全区营商环境红榜数第一名。
十八年磨一剑,柳州市在创城工作中用心、用情、用力。生活好了、环境美了、乱象少了,市民在创城中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更加乐意以文明为公约,积极参与到创城中,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一个个暖新闻,就是文明之风蔚然兴起的例证——
今年4月,一辆27路公交车的司机看到鹅山九区北门前的斑马线有行人过马路,便停车礼让。两名女孩停下脚步,对司机鞠躬致谢,随后离开。
今年9月,柳州“的哥”蒙师傅帮忙把乘客落在车上的手机保管妥当。手机失而复得的乘客为表达感激,向蒙师傅所在的出租车公司送去一封感谢信。
还有更多的市民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随处可见的“红马甲”成了柳州全民参与创城的美丽风景。目前柳州市实名认证注册志愿者达82.47万人,涉及社会各阶层人士,注册志愿服务团体达2657个。 本报记者 陆晓艺
新闻推荐
揭牌启用仪式日报消息(记者粟桂利报道摄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9月9日,柳州市首个民法...
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