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十八湾·油榨湾

柳州晚报 2020-08-30 12:37 大字

2017年时的油榨湾。2020年的油榨湾已经开发建设了部分高楼大厦。

刘丽虹 谢大成 韦志媛 文/图

柳江到柳州古八景龙壁回澜处,围绕着对面的油榨屯又形成了一个河湾——油榨湾。

在油榨湾的对面,可看到柳州古八景之一的龙壁回澜。据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编撰《柳州府志》记载:龙壁山,在城北三十里油榨村对岸。石壁似龙形,下临滩濑。宋陶弼称“烟霞洞天”。

从上述记载可知,油榨屯在乾隆年间名为油榨村,位于柳州以北30里,当时被《柳州府志》载入马平县在厢二十五村之一。而在民国《柳江县志》油榨村却属于平川乡清河村。

油榨屯在鹧鸪江桥头、环江滨水大道旁边,顾名思义应该是与“榨油”有关。然而据《柳州地名志》,油榨村因村所在地形如一榨油的榨床,村南有一小塘形如油锅,像油榨作坊,故名。油榨村约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始建。1968年改名东风村,1978年复名油榨村。油榨村位于河东村民委员会驻地北部,地处丘陵。东接水冲口自然村,南连鹿岩山,西界下茅洲自然村,北临柳江。现近300户的油榨村属于河东村油榨屯,以汉族为主,姓氏以吴、陶、张、蔡为主。

在环江滨水大道未开通前,市民们要到环江村一带游玩,基本都从油榨屯进入,经过韦家村到环江村,一进入油榨屯的路口就看到地名标识牌“油榨屯”。2020年,油榨村已经找不到当年的影子,这里因为拆迁已经成为一片平地,唯有村里的那棵老社树,依旧挺立在过去时的油榨屯。

老社树旁边有一小瓦泥房,上面标明“柳东乡河东村油榨屯”的门牌是油榨屯过去时的最好见证。油榨屯最后住在那里的一户人家姓林,林姓老人说,他的先辈从广东连滩过来,先到西鹅乡,后到油榨屯有七八十年。油榨屯杂姓较多,吴、王、陈、林都有。

油榨屯的背后1公里有一山岭因山形如爬行的蜈蚣,故名蜈蚣岭。蜈蚣岭南北走向,长约2500米,主峰海拔293米,红砂石质,松林覆盖。沿着油榨屯以前的老泥路上到蜈蚣岭,就可看到明代“柳州八贤”之一的张翀之墓。

张翀(1502-1568),字子仪,号鹤楼。因弹劾严嵩专权,被严刑拷打。后官至刑部左侍郎。他与严嵩斗争的事迹被写进传奇戏曲《鸣凤记》中。著作有《鹤楼集》《浑然子》,大龙潭有其的石刻题诗。张翀墓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为柳州历史上形制等级最高的墓葬之一,也是柳州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明墓。张翀及母亲墓2009年被列为广西文物保护单位。

据相关史料记载,张翀明万历九年逝世时,原葬于柳州北部铜鼓岭张家墓园。天启初年,被追封为兵部尚书,谥中简,赐祭葬,方迁葬于距城十多公里的柳东乡油榨屯东北面的蜈蚣岭。墓场长约70米、宽30米,拜台依岭势筑成三层。墓呈圆形,直径7.5米、高3米,全部以大石片筑成。其规模之大与中原同类古墓不相上下。一级墓台左右分立石狮一对,稍上分立石羊一对,再稍上分立石虎一对。往上数道石级至第二墓台,左右分立石马一对,稍上则为相对而立的执笏翁仲(石人)。最后至第三墓台,左右分立石龟一对。右面石龟驮“皇明谕祭碑”,高约2米,近墓两侧还有石龟一对。三级墓台上部左、右侧有片石挡土墙。墓体高1.92米,直径6米,用料石围砌。基顶球形顶戴。

张翀墓曾多次被盗掘,墓座及各种石雕经长期风化已有残失毁缺。

新闻推荐

5岁小女孩与家人走散 热心城管队员驱车送其回家

城管队员和市民询问女孩情况记者张捷通讯员邓湖广晚报讯8月27日晚上9点左右,5岁的小彤与爷爷走散,一个人站在龙城路柳州照...

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州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