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荫蔽日,凉风阵阵,这样的道路,你是否感受过? 寻找柳州“空调路”

南国今报 2020-08-18 14:02 大字

三中路北段,区建五公司退休的两位阿婆在路边惬意乘凉,这些大树大多都是她们与同事在60多年前种的。 龙潭路绿树成林,又紧邻大龙潭公园,走在这条路上,不仅清凉无比,景色也不错。 虽然东环大道的绿荫覆盖不了全路面,但行走在只有非机动车道和摩托车道被绿荫遮盖的道路上,依然感觉到凉爽。 文惠路上,一株百年苹婆古树在路中央被街心绿岛保护起来,它的“绿伞”几乎跨越四个车道。 广雅路是真正的“空调路”,即使堵车也不挨晒。

今报记者卿要林文图

夏日炎炎,炙烤难耐,这或许是生活在南方城市必须承受的季节考验。

然而,无论有多热,城市中也总有那么一些清凉之地,让人在热浪中得以喘息,经过之人无不流连忘返,甚至还有市民每逢出门,必定设计好“空调路”路线。就算避不开烈日,能在“空调路”上走一圈,多少也让出行多了一丝清凉。

什么是“空调路”?在市民们的眼里,“空调路”就是能带给行人空调般感受的道路,通过树木绿荫的覆盖,使道路内温度低于户外气温。

经过记者实地走访,目前柳州市区能够达到道路横截面几乎全域覆盖的林荫大道主要有:三中路北段至白沙路段、广雅路、龙潭路、北雀路南段、解放北路等,行走在这些路段,犹如进了空调房,比户外温度低了好几度。市民们都说,它们是名副其实的“空调路”。

另外,像八一路、东环大道、柳石路、潭中东(西)路、锦绣路、屏山大道等路段,绿树虽然很茂密,但因为道路宽阔等原因,绿荫难以覆盖全路面,只有非机动车道和摩托车道被绿荫遮盖,市民们认为,它们最多算“风扇路”。

“空调路”的出现,那些带来绿荫的绿树功不可没。

柳州市园林志记载:民国初年,柳州尚属县治,道路短小且弯曲狭窄。1926年,国民政府在柳石路植桉树,至1949年,柳州道路已绿化的只有8条,绿化长度10公里,行道树品种有大叶桉、小叶桉、台湾相思、苦楝等,仅1500株。

1990年,柳州市区已绿化道路168条(含小街小巷),绿化长度141.9公里,绿地面积13.09公顷,形成了绿树成荫、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道路绿化景观。

虽然柳州城市街道的绿化景观成绩斐然,但不少老树、古树却在历史进程中消失了。市民韦阿伯感叹,当年桂柳路学院路口到三门江公园段的相思树蔚然成行,即便是酷暑三伏天,行走其中依旧凉风习习,没有保存下来十分可惜。

在很多老柳州人的心里,他们对树的感情,根深蒂固。记者在三中路北段采访时了解到,该路的大榕树,多半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末,从武汉迁至柳州的区建五公司员工种植的。当时参与种植的邓阿婆说,60多年过去了,当年种树的很多工友都不在了,但这份与树的感情永远都在。如今,树苗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日日夜夜为人们遮阳避雨。她希望,今后不管城市怎么发展,这些树都能留下来见证城市的变迁,陪伴人们度过每一天。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柳州每一条绿树成荫的“空调路”,都不是一朝一夕长成的,它们的存在,不仅需要城市规划的运筹帷幄,还需要养护人员的精心栽种,更需要每一位市民的关注与呵护。

新闻推荐

共青团鱼峰区委开展“小紫荆课堂”暑期助学行动 给孩子们送去知识和快乐

液压钳夹纸杯比赛记者侯静雯晚报讯“土豆老师问大家,什么地方最容易发生溺水事故?”“池塘、游泳池、小溪。”“还有别的同...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