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为何称 “桂中商埠”

柳州晚报 2020-08-16 11:25 大字

□海代泉

柳州素有“桂中商埠”之称。柳州汉代的古城叫潭中县,处于潭水(即柳江)中游之滨,水路运输可达龙江、洛清江,陆路处于桂林、南宁之间,是个运输中转站。据出土文物证实,这个古城在汉代已经使用货币进行贸易活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柳州是桂中、桂西北的政治中心城市,而这对于促进柳州商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唐代,柳州已出现“墟市”,人们在此买卖、交换生活日用品、奴隶等。柳宗元曾在诗中描写“郡城南下接通津”,说明当时的柳州已通过水路运输货物。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亦记载:柳布、象布,商人贸迁而闻于四方也。说明当时柳州产的布匹已走俏国内市场,有了知名度。

明代的柳州府辖10县2州,是桂中政治中心。徐霞客曾旅游到柳州,在《徐霞客游记》中记载了柳州东门外商铺密布的情景“台郭之聚居,反密于城中”,而柳州西门外“稻舟鳞次”“诸妇就水次称而市焉”,描述了商贸繁荣、热闹非凡的景象。

清代以来,由广州运往贵州、或由贵州运往广州的货物,都以柳州为中转站。嘉庆年间,柳州的沙街已发展成行成市,出现了平码行(即经纪行,代客买卖,从买主、卖主手中赚取佣金)。民国初年,经纪行共有20家,其中以经营谷米为主的占了一半;1937年,经纪行已发展至40多家。从广州、梧州等地运来的货物主要为盐、纱布、海味、汽油及工业品等,从云南、贵州等地运来的货物主要有汽油、食用油、烟叶、药材、土特产等。附近各县的土特产,也都运到柳州来交易。当时的柳州没有工业基础,无法吸收这些货物作为生产原料,故只能起到转手贸易的作用。

抗日战争爆发后,柳州更成为内外物资交流的重要通道。广东、贵州、云南等省所需日用品均依靠柳州市场供给,上海、汉口、广州、香港的商贾也纷纷来柳开展商业活动。

如今,柳州已成为广西首屈一指的新兴工业城市,而“桂中商埠”也迎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综合实力不容小觑。

新闻推荐

看房团全城参观选房

市民在楼盘展场了解房源情况。看房团在中房美佳销售中心看房。日报消息(记者李书厚、见习记者蔡婉君报道摄影)全民逛住博,一...

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州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