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士大视野 罗人伟

来宾日报 2020-07-10 08:22 大字

一辆的士,驾驶室加后座,只有1平方米左右的空间。空间虽小,却是观察社会、眺望人间的窗口和平台。

的士,是当今城市中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原先,人们习惯称之为出租车。后来,“引进”了西方的称谓,才有了“的士”的叫法。

年轻时在柳州,我很少坐的士。那时,腿脚灵便,出门办事,一两公里或三四公里的路程,骑一阵单车或步行就到了。随着年龄增大,脚力趋弱,生活水平提高,手里有了两个钱,坐的士的次数渐渐多了起来。

工作时坐的士,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负担重,坐上的士,一心只想着尽快到达目的地,除向司机报告到达地点外,便再也没有心情与司机攀谈沟通了。退休后,来广州生活,各种负担得以解除,心情也一步步平和、宁静。在的士上,常常在堵车的时候或在不影响司机驾驶的间隙里,有意无意地、断断续续地与司机聊起天来。这种聊天,尽管时间短,内容也不一定连贯,却获得一种赏心悦目的感受,了解到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都难以了解到的社会信息和人间万象。宽阔视野,大开眼界。

广州的的士司机,成千上万。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一个个司机,就像伸向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各个角落的一根根触角。他们的信息,就像一个万花筒,多姿多彩,涉及面极为广泛。从司机姓氏、家居何处、家情如何、兄弟几人、儿女几个、来广州多久、从事过何种工作、的士驾驶龄多少,到家乡特产、地理特征、名胜古迹、旅游景点、历史人物及事件、民间故事,再到社会、政治、经济信息,个人阅历、人生感悟,等等,无所不包,无所不及。既有静态的历史资料,也有当下的动态新闻。有一次,我坐上一个河南司机开的的士。交谈中,得知他是一个水稻收割机的机手。他只有在农闲时才来广州开的士,平时一年两季,随团队到广西桂林、柳州、来宾、玉林等地为农民收割水稻。按收割面积收费,每亩少则80元,多则100元。人均年收入8万多元。这个工作已经干了好几年了。这么新鲜的信息,身为广西柳州人的我,竟然第一次听说,连声叫好。

的士坐得多了,的士这个小小的平台,引领我走进一个个未知的领域和崭新的世界。有个来自河南周口的司机,我坐上他的的士后,问道“你们那里为什么叫周口”时,他说他的家乡有一条叫颍河的河流,河段上有一个渡口。老百姓过渡,坐的都是木船。很久以前,一户姓周的人家,世世代代一直干着摆渡木船、接送过往行人的活路。时间久了,人们遂称该渡口为“周家渡口”。“周家渡口”叫久了,就简称“周口”。我第一次听到这个信息时,非常高兴。此后,我坐的士时,知道司机是哪里人后,便有意识地了解其家乡所在地包括地名来历在内的各方面相关信息,填补了我在知识上的许多空白。例如,陕西司机告诉我咸阳为什么叫咸阳,广东司机告诉我韶关为什么叫韶关,河南安阳司机告诉我殷墟的前世今生,湖北司机告诉我历史名城荆州、襄阳的今昔,湖南司机还给我讲述了曾国藩、左宗棠的故事,等等。

的士司机队伍,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群体。尽管他们的民族习俗、文化程度、性格特征、人生观、世界观存在着差别,但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思想素质、道德水准、为人处世水平都是比较高的。他们中的正能量占据着主流地位。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常常被他们的高贵品质和优良作风所感动,从中获得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和鼓舞。有一个司机在谈到对子女教育时,说他养育了二子一女。大儿子上了北京大学,二儿子上中山大学,女儿上广州中医药大学,全是名校。问及诀窍,他说首先要抓好老大的学习,老大书读好了,就会带动老二、老三。孩子们崇尚读书学习的风气形成了,自然就会考上好大学。有一次,我从番禺坐的士回广州市区。司机姓陈,50多岁了。车子开出几公里后,我对他说,坐你的车感觉不一样,又快又稳。话匣一开,他高兴地告诉我,他从广州交通学校毕业,学的是汽车装配和修理。经过三十多年的磨炼,他对各种汽车的零部件背得滚瓜烂熟,对汽车性能了如指掌,开起车来,就像把玩一个小玩意似的,从快到慢或从慢到快的变速时,乘客根本感觉不出来,被同行称为“踏雪无痕”。与他聊天,相比之下,我自愧不如,觉得自己好像一下长高了几厘米。

新闻推荐

多个片区房屋将征收 涉及桂中市场、楼梯山片区、江湾大道等区域

今报柳州讯(记者廖艳明)近日,柳州市住建局发布了多条房屋征收相关信息,征收范围涉及城中区、柳北区的多个片区,具体为桂中市场...

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州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