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融入工业文化的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体系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杨琳
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工业文化素养的技术技能人才。而职业教育是工业化的重要支撑力量,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承和发展工业文化的重任。在高职院校中加强工业文化建设,将工业文化纳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对于提升学生工业文化素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助力我国工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业文化的内涵
工业文化是一个地区的产业企业在长期的工业活动中所创造和提炼的文化价值观念的集合,它往往与特殊的时代、特定的人物和特色的行业活动密切相关,有着比较丰富的精神和文化内涵,体现着地域性和时代性。从精神文化的角度来看,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重视科技的创新精神、开放吸纳的进取精神、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为国分忧的兼济精神、勇往直前的奋进精神等是工业文化的主要内涵。
二、工业文化在构建高职院校育人文化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1. 新时代高职院校育人理念变革的需要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技能轻文化的现象,偏向于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人文素养和社会视野等社会愈加关注的“软实力”的培养。针对此类现象,需要对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必要性、内涵特点、内容体系、方法途径等重要问题深入研究,构建系统全面的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理论体系,创新高职院校育人理念。
2. 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有着紧密联系的关系,在运行机制上强化政校行企联动、产教融合,实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建立育人文化体系框架,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高,有利于发挥文化软实力的独有人才培养功能。
三、融入工业文化的育人文化体系建设的实践创新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三全育人”示范校培育立项单位,致力于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积极推动以育人文化为核心的文化育人工程的建设,建立融入工业文化的育人文化为主导的立体式文化教育体系,通过在课程体系、路径体系、队伍体系、环境体系等四个方面的实践,不断提升学校文化育人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在文化育人工作上的示范引领作用。
1. 开展工业文化育人要素研究,形成育人文化内涵
深入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区域工业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匠文化及学校特色文化的核心要素,提炼特色,形成融合工业文化的大学文化,丰富文化内涵。将区域工业文化中的所倡导的“开明开放、敢为人先,创新创业、自强不息”精神,工业文化中的艰苦创业、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改革精神以及产业报国、顽强拼搏的实干精神,融入文化中。将工匠精神融入育人文化,将工匠精神中“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态度和“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其所倡导的“专注、坚持、一丝不苟、敬业奉献”的道德品质追求,融入文化中。
2. 构建工业文化的课程体系,使课堂教育与文化教育互融互通
立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根本目标,以“人生价值观、工作价值观和职业发展观”培育为主线,构建“思政课+工业文化素养课+行业文化基础课”的课程体系。以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为核心,创新教学模式,组织“专题研讨”“企业家讲堂”“社会实践”等特色项目,发挥政治理论课的素质教育功能。开设工业文化素养课,以工业文化素质培育为核心,将生活、工作、科技、人文、审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以跨学科“课程串”和活动为载体,系统搭建工业文化教育平台,培育学生工作价值观和基本职业素养。增设行业文化基础课,以行业文化素质训练为核心,师资配备上以企业技术和管理骨干为主体,通过学生自主体验和拓展训练,引导学生体验行业规范、沟通协作、生涯规划等职业情境,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3. 打通工业文化的育人途径,实现线上线下互通的全学程育人
依托学校成熟的“二维”课程体系模型,强调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交互融合。探索一、二课堂联动,线上线下互通的文化育人途径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一是打造特色工匠学堂,开展工匠文化系列活动。通过工匠学堂的“工匠会客厅”“校友会客厅”“大师会客厅”,邀请杰出企业家、优秀工匠、技能大师与师生面对面交流,分享人生经验和优异成果。引进优秀企业文化,开展“先进企业文化进校园”“能工巧匠进校园”“企业进课堂”等主题活动,组织系列论坛、沙龙。二是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探索整合现有优质文化资源,应用VR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建设“线上+线下”全方位覆盖的“文化·云”数字平台,使得更多的有学习需求的教师、学生及社会各类人群通过互联网平台共享教学成果。
4. 建设工业文化育人队伍,构建文化育人共同体
着力建设由思政课教师、综合素养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及校外各类教师资源组成的“文化育人共同体”,通过教师之间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来保障课程之间的同向同行、协同效应。一是探索构建“集团+基地+研究院+平台”的文化育人共同体。通过产业职业教育集团、协同创新研究院等项目和平台的建设,整合企业、社会等资源,建立“项目管理+文化融合”的文化育人机制。借助项目为师生提供的各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实践,挖掘传递产业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二是探索建设“标准+文化”的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文化育人体系。通过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引入国际先进行业标准和行业文化,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交替开展教学,全过程浸润行业、企业文化;邀请企业领导、专家讲解企业文化与职业素养,传播企业理念,加深学生对工业育人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5. 建设浸润工业文化的环境,形成区域产业特色+工业文化特色的文化园建设方案
探索建设体现产业链特色的工业文化园,形成文化园的设计原则和思路。一是从区域产业链的生产制造、物流、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上,突出专业特色,将专业文化、工业文化、工匠文化等要素转化成相应的文化符号,融入环境建设中。利用教学实践区的公共区域、休闲空间,打造长廊、馆及展示园。二是以工业文化为主题的工业景观群。在教学区域等场所融入工业文化,以工业为背景,打造以工匠精神为主的景观小品。三是“工匠人”育人链景观设计。利用植物配置、镜面不锈钢、浮雕、廊桥、休闲及趣味座椅、小品雕塑等构成要素,重点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环境对学生的品行、德行的滋养作用。
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工业文化的理念应该在我们的高职院校引起重视,工业文化的时间观念、质量观念、责任意识等等都应该融合到高职院校的文化当中去,这个对促进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的素养和个人素质的提高都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为我国的工业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储备力量。
新闻推荐
今年中考继续实施 教育精准脱贫专项招生 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免除高中学杂费,在校期间 可获3500元/年的一等助学金
记者张婷婷晚报讯记者昨日从市教育局了解到,今年柳州市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资助政策,继续组织实施教育精准脱贫专项招生工...
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