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古“金鱼巷”之老巷旧事

柳州晚报 2020-06-21 11:46 大字

□蒋杏明

如今,曾被柳州人称为“金鱼巷”的原“解放北路东一巷、东二巷”已经正式挂上了蓝色的“解放南路金鱼巷”门牌。在我的记忆中,这是柳州闹市区里的老街老巷中唯一剩下的半条老巷。这条有着悠久人文历史的老巷,用色彩艳丽、在水中悠然摆动的观赏金鱼来命名,其中有着许多令人回味的故事。

解放南路金鱼巷原名为“解放北路东一巷”“解放北路东二巷”。东一巷位处南向,东二巷位于北向老公厕处。整条巷子的房屋相对而建,中间为通道,其间又四通八达。南处的东一巷有三条小巷可通公园路,北处的东二巷有两条小巷可通解放北路。

初时,巷子里居住的居民并不多,除了一些黄泥砖、青砖小瓦、木结构老房子,巷子里还有两栋楼房,其中的一栋为覃连芳所建。这栋建在解放北路东一巷的楼房,为欧式小洋楼,共有三层,山石砌墙,坚固耐用,巷里的街坊叫做“石头房”。楼房内的设施均为木质结构,起到了冬暖夏凉的作用。楼房的院子很大,种了不少的大树,巷子里老街坊林玲与小伙伴们常去那里爬树玩。

新中国成立后,房产公私合营,这栋楼房便由房产局管理。后为某单位宿舍,曾经住了几户人家,均使用公共厨房。后来,因楼房内部为木质设施,修缮十分困难,一些主体建筑出现了崩塌情况,成了危房,相关部门便在20世纪80年代将该楼房拆除。

新中国成立初期,柳州市公安局解放派出所也设在解放北路东一巷中间的干警楼处,后于20世纪60年代迁到文惠路(现在在北站路)。

新中国成立初期,解放北路东一巷住进了一家特殊人物,这家人深居简出,衣着考究,极少与外人接触,进出都会随手关上大门。在老巷里,没有任何秘密可言,因为家家仅隔一堵透风的墙,说话大声点,隔壁家就会听见,煮菜时邻家也能闻到。胡家与新搬来的人家是隔壁邻居,胡家孩子多,经常不是大姐感冒就是二姐发热。有一次,胡家的大女儿燕芳半夜发高烧,两口子着急着要送孩子去人民医院,因动静大了些,惊动了隔壁的陌生邻居,一位年轻人立即从家中带来了药箱和听诊器。

从此,两家人算是认识了,还成为了无话不谈的邻居。胡家人便知道,邻居姓唐,年长的男子已有50多岁,曾为某军队的军医。年轻的男子30来岁,文质彬彬,高大帅气,却已是一位资深医生。唐家两代医生,只要街坊们的老人孩子生病,若是上门来求,无论何时,都会赶到病者家中进行救治,“是非常积善行德的好医生”,街坊们如此评价。

当年,解放北路东一巷靠巷子的边缘处有一张鱼塘,鱼塘周围有许多菜地。那时候巷口的解放北路(今邮政大楼处)有座白帝庙,庙宇分为两层,上层供奉白帝,下层则住人家。白帝庙门口有个大舞台,每天晚上就有民间自发的戏班子来这里登台唱桂戏、唱彩调。今年已经80多岁的老人侯利华和朱天秀依然清楚记得,她们小时常常来白帝庙看戏,看完戏,又跑去和伙伴们在戏台周围捉迷藏。她们还经常到庙旁的水塘玩,有时肚子饿了,就去白帝前的神台上偷供品吃。

后来,白帝庙在1965年被拆,政府将东一巷边缘的鱼塘填平,白帝庙的这些住户便被安排到这里居住。搬迁的住户们都是简单地在菜地上先用些木条、竹子搭了四面透风的大棚子,顶上盖上杉木皮或羊毛毡暂时栖身。后来再设法捡来旧砖,用些石灰河沙砌起,将棚子四周都围上,才算定居下来。

远亲不如近邻。解放北路东一巷、二巷的街坊们一直都相处得十分融洽,哪家有什么大烦小事需要帮忙时,家家户户的邻居们都是不请自来。街委会姓白的主任为人善良,也热心肠,对待居民就如同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尤其是对街坊的事情特别上心。对巷子里的老人,她操心他们的温饱问题;孩子们的成长她也特别关注,经常督促孩子们要走正路。许多年后,那些当年懵懂冲动的少年们成了单位的业务骨干,对白主任表示了深深的感谢。

新闻推荐

“莲花蓓蕾”中藏三万年地书 探究“柳州白莲洞史前文化”系列报道之三

白莲洞,位于柳州市郊东南白面山南麓,因洞口正中一酷似“莲花蓓蕾”的钟乳石得名。这里乳石林立,极其壮美,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州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