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土有责齐心战“疫” 党建引领延伸服务 在六五环境日到来之际盘点市生态环境队伍建设亮点

柳州日报 2020-06-05 09:01 大字

执法人员检查广西脑科医院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理设施,用执法手机做记录。柳州医疗废物“日产日清”。

危难之时,是考验之时,更是队伍淬炼成金之时。

柳州吹响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号角,市生态环境系统以党建为引领,全员报名,逆行而上。

按照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市生态环境局快速行动,奏响了支持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的“交响曲”。

6月5日是六五环境日,透过“柳州生态环境卫士”的奋斗故事,看他们在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使命和担当。

A踊跃报名,奋战疫情防控第一线

“我在柳州,我参加”“我自愿参加”“我是党员,我参加”……1月24日是大年三十,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工作群里很热闹,不是相互发节日祝福,是报名请战。

根据自治区及市委、市政府的相关要求,市生态环境局1月24日通知组织开展对医疗废物处置企业以及相关医疗机构的专项督察检查,确保医疗废物处置及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转、防护到位。并将应对疫情情况列入春节期间的值班内容,要求每日梳理汇总医疗废物收集、贮运、处置情况。一声号召,个个踊跃报名。

“生命重于泰山,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党员必须冲在前面。”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罗振1月25日正月初一开了简短的动员会,位于市区三中路的支队大院满满当当,留在柳州的队员都到齐了。医疗废物检查对有些科室来说是跨业务的,支队已提前对全体人员进行了培训。动员会结束,全体人员兵分两组,对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和污水处理厂开展检查。

支队一科科长曹丹看到科室全员到岗,在朋友圈留言为大家加油鼓劲。

监察员罗东说:“医院是风险系数最高的地方之一,但疫情防控重要、紧迫,党员就应当冲在前,若有战,战必在。”

据统计,市生态环境局基层党组织、党员积极参与了市、县两级医院、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门诊、私人诊所等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弃物处置中心、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检查工作。机关党委所属党支部党员下沉社区开展疫情防控,累计760人次。

B连续作战,“难缠”群体挑重担

柳州市区及市辖5县,有900多家医疗机构。疫情期间,发热门诊、定点医院每天产生10多吨医疗废物。特殊时期,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备受关注。

因此在疫情阻击战一线,市生态环境系统工作人员虽不是一线医护人员,却也是离传染源最近的群体之一。他们从平时最不起眼的群体,转身勇挑安全重担。

“你们单位医疗废品存储库门口怎么有医疗废品?这样乱扔会有潜在的危险。”“你们污水处理设施为人工投料,怎么无操作人员值班?”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陈浩和检查人员在医疗废物检查时,非常“难缠”。发现某医院存在不规范行为,不惜和院方硬“磨”2小时,引导院方积极做好医疗废物处理。

勇挑重担,连续作战,效果显著。

1月23日起,市生态环境系统对医疗机构、医废处置单位开展医废管理专项检查。

2月4日起,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单位专项检查。

2月10日起,开展第二轮医废管理专项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柳州市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运行正常,全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在疫情期间外排废水自动监控数据无超标现象。

通过三次专项检查,市生态环境局有力保障了柳州医疗废物废水处置规范化。其间,有工作人员创下8天在岗记录。柳州市开展的专项检查被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简报》列为典型。

数据显示,1月20日至5月31日,全市累计处理医疗废物1412.305吨,其中涉疫医疗废物50.739吨,实现了疫情医疗废物“日产日清”。

C靠前服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2月10日起,柳州企事业单位陆续复工复产,商贸企业陆续复商复市。市生态环境局主动跨前一步,助力和服务企业。

企业要复工,但是废弃物排放一定得合格才行。“砖瓦行业普遍采购了新的除尘设备,花费100万元到300万元不等。”3月初,市柳南生态环境局局长唐泽正为辖区砖瓦企业“直播上课”,他说“帮企减污”这个活动不能断档,企业在新设备实操上有困难,与其一家一家地回答,不如开个网课,一次性把企业的发问都回复了。

急企业所急,解企业之难,全面复工复产以来,市生态环境局在严守生态环境底线的同时,进一步优化生态监管工作,通过减少环评审批环节、缩短办理时长、降低运营成本等,助力企业加快恢复发展活力。

比如,根据工业园区企业相对集中的特点,市生态环境局按照“减环节、减时间、减成本”的改革目标,深入探索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加快企业前期工作推进速度。在北部生态新区已有的试点基础上,继续推广“规划环评+环境标准”改革,简化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工作。探索实行环评区域评价,实现同行业项目入园豁免环评审批等机制,尽可能地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龚继冬说,新形势下,面对如何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污染防治攻坚工作的新课题,环境保护的战略不变、方向不变、力度不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市生态环境系统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以党建为引领,发扬铁军精神,以迎难而上、英勇作战的精神,推动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筑牢生态底线。

(廖清州 粟桂利)

(图片均由市生态环境局提供)

新闻推荐

全力确保平安度汛

日报消息(记者陆晓艺)昨日,市委书记郑俊康带队检查防汛备汛工作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做好各项防汛备汛工作,全力确保...

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州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