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 一个生态大公园 柳州城市建设巡礼系列报道之三

柳州日报 2020-06-05 09:15 大字

把一座工业城市建设成一个生态大公园,是柳州的决心,更是柳州人的气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度在粗放型发展快车道上疾驰的柳州,经历过“十雨九酸”的灰色时期。痛则思变,历届市委、市政府接续奋斗,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一张蓝图绘到底,让工业发展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同频共振。

变则通,通则久。

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森林城市……一块块金字招牌,重新定义了柳州这座工业城市。名扬四海的28万株洋紫荆,水质排名全国前列的柳江,山清水秀地干净的宜居环境……“春花秋水,画卷柳州”,成了这座工业城市更为人熟知的代名词,为发展带来新机遇。

灰色,早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绿意葱茏、五彩缤纷的城市底色。“工业城市中山水最美,山水城市中工业最强”,是人们对柳州的由衷赞美。

人民的幸福感:行尽龙城皆是景

马鹿山公园东西大草坪,自2018年开放以来,备受市民喜爱。家住鹿山警苑小区的市民陈女士,在大草坪对外开放的时候,喜欢跟丈夫孩子来此散步、玩耍。她说:“家门口就有一片那么宽敞的绿地,我们看着舒心,小孩跑跑跳跳也开心。”

这片大草坪,由价值10亿元的商业用地转化而来,是市委、市政府保持“大手笔为民留绿”初心最真诚的体现。11年来,市领导坚持每年春节过后开展植树活动,带头以实际行动推进“绿满龙城”。至今年初,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4%,人均公园绿地达13平方米。

绿色,是充满生机的颜色,但它不是柳州生态宜居环境的全部。

市委书记郑俊康常说,要像画工笔画一样打造城市美景,无论是建筑物,还是园林景观,都要讲究比例的协调、层次的分明以及色彩的搭配。

(下转二版)

新闻推荐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民族化办学特色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是以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导,集学历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国际留学生教育和技能培...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