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一座城 阅遍工业史 探访柳州市工业文化特色博物馆群(上)

柳州日报 2020-05-17 09:42 大字

五菱柳机企业博物馆里,员工正在参观。1939年,柳州第一辆以木炭为燃料的汽车制成。走入工业历史馆,体型庞大的工业机械让人震撼。

在百年工业发展历史进程中,柳州形成了独特的工业精神和城市精神。而今,一件件历久弥新的工业展品,无声地诉说着这个城市百年工业史的峥嵘与巨变。

当工业、柳州、博物馆三种元素碰撞在一起,展现出的是不一样的文博体验,这也切合了2020年博物馆日的主题之一:探索博物馆与不同群体联系的多元化。当前,柳州市注重特色博物馆群的建设,出现了“工业+博物馆”“企业+博物馆”等多种模式的工业文化特色博物馆。

日前,记者走进柳州市工业博物馆、五菱柳机企业博物馆、柳州牙膏博物馆、柳钢展览馆等工业文化特色博物馆群,探寻柳州这片工业肥沃土壤的历史之根,感受这座城市工业历史文化的气韵。

工业博物馆: 展现厚重的工业历史

柳州的工业,厚重、独特、不可复制。

走进柳州工业博物馆,6000多件展品承载的便是百年柳州工业特有的历史记忆。

去年,在北京举行的“中国70周年庆大型成就展”上,展出了150个“新中国第一”,其中就有中国第一代的汽油机——原柳州机械厂自主研制成功的1101型汽油机,它记录了新中国70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今年1月,在安全保护下,这台特别的汽油机,已从北京运回柳州工业博物馆再次展出。

“作为广西唯一一件入选参展的展品,这是柳州的荣耀,也是广西的荣耀。”据工业博物馆馆长谢玲介绍,这台仅有4马力的汽油机,当年用于通信兵发电照明、电影放映、高山哨所值勤和农村抽水灌溉等。这件藏品入选非常具有跨时代意义,“作为中国第一代汽油机,它填补了国内汽油机生产空白。”

在工业博物馆里,还有很多像1101型汽油机这样的“第一”:我国第一代制氧设备、西南第一台大功率激光器、广西第一辆“柳江牌”汽车、广西第一只电子管……这些展品都体现出了极具标志性的“敢想、敢闯、敢干、敢拼”的柳州工业精神,凝聚着几代人的汗水与付出。

工业展品的不断增加,人们可以从中看到从“柳州制造”,到“柳州创造”,再到“柳州智造”的变化,体现了柳州人的创造与智慧,柳州工业的精彩故事也正在不断书写。抚今追昔,一件件展品见证的是柳州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百年辉煌历程,让参观者感叹不已。

五菱柳机企业博物馆:

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

“90多年前,我们就专门给国家组装飞机,制造步枪、手榴弹。国家说要什么,我们就努力造什么。我们鼓捣出广西第一架飞机‘朱荣章’号参与抗战;造出了广西第一辆以木炭为燃料的汽车……”5月14日下午,在五菱柳机企业博物馆内,几名企业员工正在参观并认真听讲解,从展品背后的故事深入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

2012年,五菱柳机企业博物馆正式开放。作为企业对外展示的第一道大门,一件件特别的展品浓缩了企业发展精髓。从缩小版的“朱荣章”飞机,到还原的木炭机模型、“友谊牌”油锯,展现的是这个有90多年历史的柳州工业“老厂”一步步稳扎稳打的发展历程。

馆内还展示了多年来五菱柳机十多款更新换代的发动机产品模型。“作为一个军工爱好者,能看到企业曾经有过军械制造,心里特别有感触。现在世界上保有量最大车型之一的发动机展现在眼前,回想其中的发展历程,不得不让人感叹。”现场,正在参观的五菱柳机总成质量经理雷杰感说,从以前到现在,五菱柳机一直在不断做强做大做优,身为其中一员感到很自豪。

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博物馆的价值不断被重新发现。当前柳州市博物馆群的建设,创新了博物馆建设的实践样本,“工业+博物馆”“企业+博物馆”做好记录柳州工业发展历史的方方面面,也让柳州工业的“根文化”得到很好的梳理和归档。

本报记者 周枳伽

黄蕊 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清理外墙“疮疤” 美化沿江景观 金沙角60多间商铺 无证牌被集中拆除

拆除现场日报消息(记者张捷报道摄影)金沙角小区毗邻“百里柳江”景观带,临江商铺五花八门的门头招牌未办理相关手续,并出现不...

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州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