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庄小产业 寄托致富大梦想 关注鱼峰区里雍镇龙团村集体经济的新变化
鱼峰区里雍镇龙团村为“十三五”期间的贫困村,4年前该村村集体年收入仅3000元,为摆脱困境,龙团村村“两委”干部积极探索,把党建引领促进经济增长作为长期工作,探索出“党建引领+公司+农户”的一条新路子。去年,该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已经提升到11万元。而今年该村通过推广龙团大米、沃柑等农产品,建造螺蛳粉原材料竹笋基地等,前4个月收入就超过10万元,提前完成一年任务目标。这个数字不算大,但是对于该村来说,确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集体经济的带动下,许多曾经的贫困户,如今成了致富带头人:成立公司包工程、打造大米品牌、发展螺蛳粉原材料种养……一个个小产业正在该村孕育成长起来。
集体收入大幅增长
“今年过年的时候,我们收购贫困户的大米,进行加工、包装、销售,赚了5万元;林场重新招标得了5万元……”近日,该村第一书记张英彬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第一季度该村集体收入就超过了10万元。“几年前,这是完全不敢想象的。”村党总支书记杨来香感叹。
一直以来,龙团村的大米都是直接被外地企业品牌收购,收购价格低,村民收入也不稳定。疫情发生后,村民尤其是贫困户辛辛苦苦种植的大米更是出现了滞销的情况。
情急之下,张英彬化身为推销员,背着从家里拿来的电饭锅,到各企业、单位进行试吃推销。在今年春节前鱼峰区机关工委组织的试吃招标会上,龙团村的大米脱颖而出。“大家试吃了多款大米,一致认为‘龙团大米’不仅味道不错,价格也有优势,于是决定采购。”鱼峰区直机关工委书记唐艳说。
乘着鱼峰区消费扶贫活动的“东风”,市人社局、鱼峰区公安局、市铁职院、广西柳州亿铭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机关单位和企业也纷纷采购,张英彬说,龙团村滞销的35吨大米不仅销售一空,还有许多人通过微信朋友圈向他订购明年的大米。
“今年我们要高于市场价格收购村民的大米,成立我们村自己的大米品牌。”张英彬说,这样不仅能让利于村民,作为加工工人的贫困户还能获得每天100元工资的收入,同时也探索“龙团大米”形成品牌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2017年,村里的集体林场旧租约到期了,杨来香靠着坚强的意志,冲破阻力,带领村委班子和党员一起说服不理解的村民,为林场公开招租扫清障碍,最终租金从原来的几元租一亩,到现在145元租一亩。此外,村委又以租金入股形式跟种竹笋的租户开展合作,去年纯收入7万元。“现在我们正在林场建设螺蛳粉原材料竹笋基地,时代变化快,未来我们的林场还会做出新文章。”杨来香说。
集体经济带动脱贫致富
为了摆脱贫困,找到出路,2016年杨来香带着脱贫意志强的村民到外地考察,人家冬天地里种得满当当的,自己的村子里却荒着,杨来香看到了差距。回到村里,她鼓励黄正喜等一批村民利用冬种搞生产并带动贫困户。如今龙团村已经形成全年种植蔬菜的产业,乘着柳州市打造螺蛳粉全产业链的“东风”,蔬菜种植产业成了龙团村重要的增收来源。
去年,该村建立那六惠农种养专业合作社,打造螺蛳粉原材料生产示范基地,大力推动特色产业(豆角)种植,发展豆种统一、种植技术、田间管理、收购销售一条龙产业,带动150多户贫困户。
4月27日,龙团村又迎来了一件喜事。柳州隆瑞土地整治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在村里正式挂牌成立,该村集体经济转变为股份公司,村民变成了股民,农民也能从中分到一杯羹。
本报记者 荣瑶
新闻推荐
舞者在线条间舞动市民被行为艺术所吸引日报消息(记者韦斯敏报道摄影)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响起,几个舞者以书本和毛线为道具,在书...
柳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